拉长脱贫攻坚“最短板”

告别严立忠家,记者又来到几里外一户三残的蒋兆林家。蒋兆林今年52岁,听力一级残疾;妻子智力四级残疾;27岁的儿子智力残疾。妻儿毫无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不能说话的蒋兆林身上。看到别人家靠种葡萄、草莓致富了,蒋兆林不甘心这么穷下去,只要有人愿意雇他,什么脏活苦活都愿意干。

得知有光伏扶贫项目后,村里第一个就想到了蒋兆林。但勘察后发现周围邻居家都是两层小楼,他家房屋低矮,光照不够。当地政府想方设法和隔壁人家协商,把太阳能板装在邻居家的楼顶上,发的电归蒋家。由于蒋兆林一家均不符合贷款人条件,当地市、镇、村、银行工作人员6次上门协商,其堂姐才同意接受委托贷款。虽然记者没能和蒋兆林畅通地交流,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介绍,目前,全省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残疾人总数超26万,占总建档数的8.76%。重度残疾人一半以上文化程度低,医疗、康复等刚性支出大,一户多残、依老养残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难中之难,短板中的短板。如何让无劳动能力的重残家庭生活好起来,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掉队?光靠低保托底,还远远不够。去年,省残联开始尝试精准扶贫、“造血”扶贫模式,选择茅山老区实施贫困残疾人光伏扶贫工程,句容也被确定为全省唯一试点县(市)。

试点扩面仍需多方支持

项目规划为每户安装一套价值2.1万元的发电光伏设备,共需资金500多万元,一次投入可持续收益15年。项目前期投入来自省级资金、句容市配套资金、残疾人个人,各承担三分之一,每户残疾人家庭需承担7000元。

接过这一产业扶贫创新项目,句容也动足了脑筋。句容市副市长王大金告诉记者,为减轻残疾人负担,残疾人家庭承担的7000元主要通过光伏企业担保、政府贴息贷款方式解决。句容市慈善总会还将连续4年为每户残疾人家庭补助1000元。这样每户实际只需承担3000元,通过发电收益两年即可还清本金。贷款利息全部由政府承担。当地还扩大残疾人扶贫贷款适用对象,扶贫贷款期限放宽至4年,彻底打破重残家庭扶贫贷款的瓶颈。当地投资10多万元与电信部门合作建立残疾人光伏发电“云系统”平台,利用GPS网络对所有家庭光伏发电进行适时监控,一旦发现发电异常,可及时排除,确保残疾人得到持续的阳光收益。

句容正总结经验,将这一方式推向全市6000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句容有5家光伏企业,去年销售额达50亿元。今后,政府将寻求有爱心的企业合作投入,进行集中式安装,集中并网发电,收益一部分归贫困家庭,一部分归企业。“这是我们的初步设想,还需要国家在光伏扶贫项目用地和并网发电补贴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王大金说。

FR: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