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规模较大,运作周期较长的光伏发电项目而言,任何一个组成环节都能造成“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光伏支架作为整个光伏电站的“骨骼系统”,承载着整个电站的发电主体重任。由于支架在整个系统的成本占比较小,同时受制于传统的观念,觉得其技术含量也较低,所以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光伏支架往往处于“失宠”的尴尬状态。
殊不知,随着中国光伏市场的日益成熟,技术不断提升,支架在整个电站中不仅仅是起到单纯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大幅提升发电量,降低基础成本。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的支架主要分为两大类,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如题所见,本文的主旨在于将两种支架的电站收益进行对比,小编努力学习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光伏电站使用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的成本与增加收益,这笔账是怎么算的。
跟踪支架PK固定支架基础成本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固定支架1MWp占地面积20.50亩,按照23*2排布,1MWp基础管桩数量为460个,大跨距跟踪支架1MWp占地面积23.5亩,1MWp基础管桩数量为176个,固定支架和大跨距跟踪(5°倾角)总成本差价为0.034元/W。
成本回收年限
通用PVSYST光伏仿真软件,导入当地的气象数据,跟踪支架(5°倾角)比固定支架提升发电量10%,经过测算,固定支架1MWp年发电量为1081157度,大跨距跟踪支架(5°倾角)1MWp年发电量为1189273度,大跨距跟踪支架(5°倾角)相对于固定增加投资部分回收年限公式:
结合安徽某项目地的数据,项目容量为1MWp,回收年限的计算如下:
即大跨距跟踪支架相对固定支架增加投资部分,可在0.4年后回收成本!
增加年收益
智能跟踪系统的最终目标即助力光伏电站高效发电,增加收益,那么电站的增加收益部分如何计算,且看如下:
以安徽某项目地为例,1MWp容量为计算基础,当地上网电价为0.85元/度:
年限:1-10年
(1189273-1081157)*0.94*0.85*(10-0.4)=829,293元
年限:11-15年
(1189273-1081157)*0.89*0.85*(15-10)=408,948.8元
年限:16-20年
(1189273-1081157)*0.86*0.85*(20-15)=395,164元
年限:21-25年
(1189273-1081157)*0.83*0.85*(25-20)=381,379.2元
总结报告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正常运行25年,1MWp大跨距平单轴跟踪(5°倾角)相对固定支架可增加收益逾201万,10MWp则增加收益高达2015万!
FR:中信博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