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17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启幕,就在此前的16日,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经选举连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
在技术成本持续降低和市场空前活跃的双重因素叠加下,中国稳居全球光伏应用和产能大国——支撑了全球光伏需求的半壁江山以及太阳能电池产能的60%。在全球光伏发展中,中国角色至关重要。
光伏新一轮的竞争也已开启,面对脚步渐进的“平价电力时代”,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突围并持续领跑全球光伏发展?高纪凡给了本报记者回答。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
记者:平价上网是光伏行业发展的目标,您如何看待“平价电力时代”的到来?
高纪凡:过去20多年间,光伏技术创新推动成本显著降低,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常规能源,也将在未来5年逐渐减少对补贴的依赖。
欧洲、拉美、中东、印度正走向平价上网,中国未来3—5年也会走向“平价电力时代”,从大型地面电站走向更多应用端,与老百姓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索将光伏与多种应用端结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
记者:具体来讲,可以从哪些方面推进光伏与应用端结合?
高纪凡:光伏可以结合千种应用端,走向千家万户。光伏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形成分散式、互联式、智能交互式和分享式的体系。
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光伏产业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与智能装备产业相连接,可以将分散的光伏能源构建成一个数据系统,形成创新体系。天合光能目前正在打造“云平台”,构建一个面向百万甚至千万用户端的平台化、智能化体系。
不管是结合微电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都不再是简单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而是将创新战略与品牌战略相结合,提升用户感受,这也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天合光能不久前发布了全球首个原装家用光伏系统品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和更好的绿色能源使用体验,为家用光伏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原装品牌,为清洁能源利用、节能环保事业发展助力。
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不断走向融合,制造业也要面向终端提供服务,做光伏更要有终端服务的思维。
从太湖游到太平洋
记者:光伏平价已经成为全球化趋势,中国光伏“走出去”是否还存在价格优势?
高纪凡: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光伏增长引领者,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实现上网电价在3美分—5美分之间,为什么价格可以这么低?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中东、拉美的光照条件非常好、弃风限电少、利用小时数高、贷款利率较低、非技术成本很低。
光伏电站建设周期短,中国光伏电站的非技术成本目前还比较高,如何降低非技术成本,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一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在没有能执行到位的政策支撑下,不能盲目快速追求光伏平价上网,这可能会削弱中国光伏在全球的竞争力。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光伏制造既是亮点又是痛点?
高纪凡:多年前,中国光伏技术、装备、原材料全部在国外,几乎无法参与世界竞争。近年来,我国光伏产能扩张迅猛,新增装机容量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会不会重蹈“双反”覆辙?
“淘汰领先者”是过去30年间光伏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这是因为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特别快。有人说,在光伏大洗牌过程中,很多中国企业倒下,其实国外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德国、美国的一些企业,有的甚至亏损几十个亿。
整个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淘汰赛,这并不是中国的痛点,而是一个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如何保持持续的先进性?核心是创新,从有边界的创新,走向无边界的创新。就好像天合光能立足江苏太湖边,要在外部环境促使下,在一轮轮技术革新中,从太湖游到东海,游到太平洋,走向世界,及时更新技术,实现技术产业化,并得到市场认可,实现有价值的创新。创新成果要创造价值,没有创造价值的创新成果就不能称之为创新。
记者:天合光能如何布局海外?
高纪凡:天合光能在全球的累计出货量已达到30吉瓦,超过三峡电站和葛洲坝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我们的观念就是“走出去”要学会和全球合作,跟着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走,在营商环境、政策稳定性、资源储备情况等方面做好调研,在全球范围内合理、稳妥布局。
光伏正在进入新时代
记者:您刚刚连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在现有态势下,应该如何寻求突破?
高纪凡:光伏正在进入新时代,成为又一张“中国名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中国光伏企业凝聚在一起,在国际更好对话,在国内营造光伏产业自我管理的环境,引导行业走向自律,提升全球形象。
光伏产业是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全世界都想发展,但中国现在占据了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正遭受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我认为一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团结大家继续积极应对谈判,另一方面,将加大海外布局,继续走全球化路线。
现在中国光伏是全球领导者,站在全球视角看问题,很多问题的答案就不一样了,市场、制造、研发和人才的全球化,才能让中国光伏真正成为引领全球的产业,实现光伏在全球层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