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诸如空气污染等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为实现这样的双重目标,推动能源转型,以更高效和智能的方式来升级能源供应和消费,至关重要。
这种经济和能源系统的结构性转型,伴随着分布式能源相关成本的降低和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进程,为提高能源服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将本地能源供应和需求以智能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使用高效和低碳技术来减少环境影响的能源系统。现代分布式能源系统使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可将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清洁化石能源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并采取激励政策推动其快速发展。中国也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将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的指导方针。
分布式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经济效益好以及功能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在电力系统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分布式能源以服务为导向扁平化的综合型供能方式将有助于改善可再生能源并网特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我相信未来微电网包括微能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都可以在分布式能源中来实践。
环境保护是离不开能源的,过去我讲过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发展阶段是第一性的。环境质量是第二性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有什么样的能源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环境结果。因此经济结构不变、能源结构不变,我们很难预测环境质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能源结构问题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新兴能源是国家的七大或者是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绿色产业发展里面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前几年可再生能源大幅增长,但是同时弃风弃光现象也非常严重,分布式能源恰好能解决这一困境。
分布式能源对电网会存在的一定影响,包括在安全可靠、稳定性方面的技术层面的影响,还有利于降低已有电网线路利用率可能的负面影响,我觉得这一方面不容回避也不容质疑,分布式能源需要作为未来电网规划的一个重要的考量的要素和依据。
《展望》对分布式能源在整个能源革命中的定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分布式能源涉及了生产、消费、科技与体制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的所有方面,是从需求侧出发的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典范。
国际能源署能源系统处处长Simon Mueller对《展望》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我们是怎么想到要做这话题的,事实上我们一开始逐渐的深入在研究这话题的时候,我们对到底什么是分布式能源要给它做一个清晰的定义,这个定义事实上也是我们整个项目的一个进展的过程当中一直伴随的内容。”
Simon Mueller表示,目前,能源技术越来越智能了,也越来越清洁了,供应侧走向了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而在需求侧,电的负载量变得更大,对需求侧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和推动者。现代分布式能源系统对分布式能源资源进行智能组合、优化能源服务、增加可靠性、提高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总体上来说我们要考虑两部分,一个是供给,另一个是需求,同时还要看技术。
据IEA预测,中国将在未来5年引领清洁能源发展。其中,到2022年,中国60%的新增光伏装机都来自于分布式光伏。
第一个是小型化的发电技术,现在技术成本成本越来越低;
第二个是系统耦合技术越来越多,包括电气化出行和移动性;
第三个是促进智能运行和连接的技术,比如说像数字化还有软件的发展。
这三个技术基础能够推动不同发展趋势,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技术可以与其发展趋势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促进其发展。
总体来讲,现代分布式能源是在靠近用户侧对能源资源进行智能组合,增加能源服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降低其环境影响的能源系统。现代DES可以在可承受的成本基础上,对能源向清洁、高效、可靠供应转型做出持续贡献。侧重于提供能源服务和撬动数字技术的全部价值的新商业模式,是推动现代DES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