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精武镇光伏发电农业科技园项目,共建设222个科技大棚,是光伏新能源、现代农业及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兴特色园区。光伏农业大棚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节种植、精品种植。项目实现年产值约1.16亿元,税收400万元。
在河北省平泉县,种植着大量的食用菌,被誉为“食用菌之乡”,从2015年开始,平泉县建设成30兆瓦的设施农业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占地1236亩,一期已建设施发菌棚40个、生产棚140个,发展香菇150万袋,吸纳70户贫困户入驻,解决200余人就业。
光伏农业不仅市场空间大,更因为它一举多得的特性(解决能源问题、扶贫就业问题、产业融合问题等等)受到中央以及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5.3 m 左右,远高于正常春秋大棚3.0~3.2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组件对北侧大棚及太阳能组件遮挡,需要加大南北方向春秋大棚的间距,造成大棚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
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太阳能组件支架与大棚结合紧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组件板上降雨冲刷,板上融雪冲压会对大棚棚膜及棚架造成破坏。此外,为了定期清洗太阳能组件,也需要在大棚南侧预留水车通行道路,降低了土地种植利用率。
2、光伏日光温室
光伏日光温室分为架式与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架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日光温室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
一般情况下,日光温室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 6.2 m 左右,远高于正常日光温室脊高3.4—4.8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太阳能组件对北侧温室及组件遮挡,需加大南北方向温室间距,造成温室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
同时,因支架防风建造成本组件维护等考虑,架式光伏日光温室的脊高一般就低不就高。
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在日光温室棚体顶部或棚体坡面上间隔安装,以保证棚下作物有足够的受光率,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棚体建设与棚间距可基本按常规日光温室设计,土地利用率与常规日光温室基本相同。
同时,为满足棚下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一是太阳能组件要有一定的透光率,一般为10%~40%,降低了单位面积太阳能组件的光转化率,二是太阳能组件要在棚体上间隔安装不能满棚铺装,影响了单棚发电量。
3、光伏连栋温室
光伏联栋温室所用覆盖物南方地区多用棚膜或PO 膜,北方多用PC 板或浮法玻璃,常规联栋温室一般是东西排跨,南北开间,而光伏联栋温室因太阳能组件采光及结构需求一般是南北排跨,东西开间,棚内如种植高秧作物会影响采光或通风。
4、牧光互补设施
5、渔光互补设施
该模式能提升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资源的使用效能与经济效益,开拓了光伏发电的新模式,丰富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结合的内涵,真正实现了1+1>2的产业融合效果,该模式太阳能组件的遮荫会降低水体温室效果,削弱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含氧量,造成个别鱼种生长缓慢,如果水体深度不够,甚至会造成在北方地区难以越冬。
有的创业者以为跑用地只要跑国土部门就可以了。事实上,水利部门、林业部门、草原部门都有着用地管理职责。缺少任一相关行政部门审批程序,都有可能导致光伏项目用地违法违规风险。
光伏农业项目之所以得到国家政策支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它背后的社会效益,在惠民扶贫方面对于农村建设的帮助。因此创业者如果本末倒置,一心只专注于赚钱,却忽略项目初衷,风险也就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