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这句唐诗是我国稻田养鱼这一悠久的典型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见证。

光伏+稻鱼蟹演绎农业新生态创新生态新模式

时代迁移,当农业与光伏嫁接,这一传统的稻鱼共生系统在新时期又有了新的内涵。日前在江苏阜宁东沟农光项目稻鱼蟹共生试验现场,在绵延20亩的水稻田里,光伏板上下演绎着一曲自然的生态恋歌——一边是蓝盈盈的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另一边电池板下的土地也得到最大化利用: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鲫鱼、螃蟹在水稻中若隐若现。

稻鱼蟹共生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经江苏省海洋渔业局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朝晖和盐城市、阜宁县水产专家评估,稻鱼蟹共生农业亩均产鱼50公斤、蟹25公斤,水稻产量估计在400公斤左右。“新能源积极探索的这种土地综合开发新模式,至少在江苏省属于首创,具有十分重要的破冰意义,如果条件具备的光伏电站全来推广水稻种植、稻田水产混养,不仅节地收益显著,其生态效益也更可观。”张朝晖告诉在场记者。

光伏+稻鱼蟹演绎农业新生态

反哺农业惠民生

据了解,这20亩地上的光伏发电量,全年可达92万度电,既实现了发电、种植和养殖的一地三用、一光三照,更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回到流转土地上务工。

“这一项目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当地的就业机会。”

时至深秋,临近水稻收割还有20多天,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不时闪现,除杂草、定期换水、撒鱼食……

“在这工作,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基地有需要,随叫随到,按天计算工资。还可以承包基地的一些土地,每亩每年承包收入1200元。高大叔是这群忙碌大军的一员,一边在稻田里拔着杂草,一边和记者聊道。

这样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这上班的大都50岁以上,离家近,每月收入能有2000多元钱,家里的活也不耽误。”

谢高静、曹正荣是这20亩水稻田的养鱼、养蟹承包户,他们像高大叔一样,喜欢上了在基地的这份工作,正如他们所说“看着鱼苗、蟹苗长大,很欢喜”。眼下,鱼蟹也即将随着水稻一样迎来丰收,收获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20亩稻鱼蟹共生试验,仅是江苏阜宁东沟农光项目的一个缩影。阜宁东沟农光项目目前总装机15MW,占地600余亩,于2015年11月8日正式开建,2016年1月31日并网发电,运行一年多来,600余亩土地上已轮番种植了水稻、大豆、玉米、油菜、黄瓜、辣椒、油牡丹等一茬又一茬农作物,综合效益显著。

光伏+稻鱼蟹演绎农业新生态

创新设计求高效

水稻田上架设光伏板,收割的时候,难道只能靠人工收割?非也。

通常情况下,太阳能发电站的光伏板距地面仅有0.5米,大多数地面处于闲置状态,即便是土壤条件尚可,也只能是生长一些喜阴的矮秆旱田农作物,效益并不高。立足于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一地多用、一光多享,最大限度提高该项目太阳能发电站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们在项目设计阶段,就专门设计出一款高支架,使光伏板距地面高达2.8米,比常规施工多投入600多万元。”江苏分公司农业管理部经理陈道广称,“支架的升高,不仅为水稻种植腾出了空间,还让插秧机大显身手,就连高达2.7米的收割机也通行无阻。”

“此外,我们还采用自主研发、领先国内的平单轴跟踪技术,集光控、时控、GPS‘三位一体’,对阳光进行智能跟踪,实现阳光直射最大化。同时,还在光伏板上安装机器人清扫应用端,对光伏板定期清扫,不仅省时省力省工,还省出了人工清扫通道的占地。”

在一系列的精心设计、创新技术支撑下,去年阜宁东沟农光项目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591公斤。“高支架抬高光伏板,宽跨度合理安装单板组件,使用机器人清扫技术,既使阳光对农作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又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的完美组合,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让一块土地带来两份收入,值得推广。”江苏省农委水稻专家杨洪建如是说。

来源:光伏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