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主要光伏企业就2018年光伏电价调整意见进行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一、改委价格司领导介绍了价格司关于2018年光伏电价调整的思路和方案:
- 电价下调原因有以下几点:
- 光伏电站效率不断提升,电站成本不断下降。
- 光伏上游企业盈利能力强,电站规模不断扩大,说明行业利润高,有调价空间。
- 国外光伏电站成本也不断降低,电价也在不断下降,最低电价已可降低到2元/kwh,因此,光伏行业有降价空间。
- 2016年光伏领跑者项目招标电价,也反映出光伏电价有下降空间。
- 电价调整思路如下:
- 继续实施光伏电站退坡机制,2018年各类资源区拟按照15元/kwh降价幅度进行调整,即一二三类资源区标杆电价调整到0.5/0.6/0.7元/kwh,分布式电价补贴由0.42元/kwh降低至0.37元/kwh。
- 电价调整拟按照每季度调整,即每个季度下降幅度分别为0.04/0.04/0.04/0.03元/kwh,合计0.15元/kwh。
- 扶贫电站不降价(0.65/0.75/0.85元/kwh),但是降价部分收益归贫困户所有。
- 适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就近消纳试点,光伏发电执行配电价格。
- 适时推出光伏电站电价招标试点,作为下年度价格调整依据。
二、与会企业就该电价调整意见进行了充分讨论,光伏企业主要意见如下:
- 光伏电站成本下降主要在于非技术成本的下降。
光伏电站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
- 光伏电站技术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光伏电站技术成本包括电站设备施工等成本。随着钢材、桩基、电缆、人工成本的上升,光伏电站施工成本逐步上升,电站建设成本主要依赖于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而目前光伏组件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因此,电站技术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 光伏电站成本高主要源于非技术成本,包括电网配套、融资、土地、税收、地方政府摊派等成本。目前光伏行业现状是电网不配套建设线路,土地补偿过高、土地租金逐年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过高(民企资本金比例30%,贷款利率上浮20%,贷款年限10年),土地使用费和耕地占用税的收缴,地方政府强行摊派各项费用等。
因此,降低非技术成本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光伏企业成本,促进电价快速下降,最终实现平价上网。
- 补贴拖欠和弃风弃光制约行业发展。目前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预计1000亿元,拖欠账期3年,大大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现金流,制约企业发展,希望价格司能协调解决补贴拖欠问题。
- 建议电价季度调整改为半年调整。由于各地方电站指标发放不及时,且光伏电站从开发到建设完成平均周期在8个月,如果季度调整电价不利于企业决策,影响项目建设。
- 组件技术的进步、效率提升从而促使组件价格的下降需要一个过程。随着领跑者项目的推出,组件效率大幅度提高,这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高效组件的价格下降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单纯强调组件价格下降,势必影响技术进步,因此,建议电价调整幅度不宜过快,给上游制造业一定时间和空间,在提高效率同时,促进产品价格下降。
- 初步测算,在目前现有光伏电站6-6.5元/瓦投资成本情况下,各企业可接受的降价幅度为0.05-0.08元/kwh,同时建议到2020年,按照年0.05元/kwh或者10%降幅进行电价调整。
- 对于分布式05元/kwh 的降幅,企业比较认可。
- 企业认同扶贫电站不降价,但是需要解决扶贫电站补贴拖欠问题,建议价格司联合扶贫办、能源局等部委出台文件明确扶贫电站补贴由电网公司垫付。
最后,参会领导对本次讨论基本满意,也比较认同企业的观点,同时也希望与会企业提供相关材料,共同研究价格调整机制,并要求按时提交。汇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 设备及施工成本变化。
- 非技术成本变化。融资、土地等。
- 组件效率提升和成本增加变化。
- 综合成本及电价调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