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光伏行业的明星企业汉能集团深陷“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风波。该事情的发酵一波多折,汉能因此多次发布声明。7月27日,汉能发布“关于强制要求员工购买公司债券的声明”之后,事件告一段落,但是三天之后又出现了意外情况。

30日有媒体报道称:正当汉能组织16家银行来给员工放贷的时候,银监会获得消息,突然光临现场,把现场办理放贷的银行逮了个正着,受银监会管辖下的银行工作人员当场作鸟兽散。

汉能随后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以上内容凭空捏造银监会执法行为,恶意诽谤金融机构的正常业务,诋毁和毁坏我司名誉,混淆视听、误导群众、手段极其恶劣,涉嫌严重诽谤,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汉能的三次声明

在7月23日-30日短短7天的时间,汉能就已经因为“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事件发布三次声明,跟随着三篇声明,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事情的发展经过。

7月23日左右,关于汉能集团“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的媒体报道纷至沓来。根据相关报道,汉能正在向内部员工推荐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是否购买该理财产品直接与员工绩效奖挂钩,并决定两年后是否加薪。

有疑似汉能内部的人士爆料,公司9级以上的员工都被要求购买这款理财产品,认购金额20万元起步,级别越高的员工所需认购金额越高,甚至有级别高的员工认购金额达到百万元。如果不认购该款理财产品,那该员工的“是否认可公司文化和价值观”这一绩效考核标准将被评为C。而根据公司规定,绩效被评为C的员工将面临被辞退的命运。

以汉能长久以来的高曝光度,该事件一经爆料便引发人们的重点关注,一时之间汉能面临是否已经陷入资金困境、公司怎么能强制员工买债券等众多质疑。

7月23日,汉能集团发布第一次声明。汉能方面表示,汉能集团旗下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并未通过任何形式发行公司债。因此,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的说法更无从谈起。

从汉能的第一次声明来看,关于“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的报道纯属无中生有,是一则哗众取宠的不实报道。但是事情并没有随着这一则声明而平息,反而发酵的愈演愈烈。

汉能发布第一次声明之后不过两天,一则关于汉能“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的报道继续疯传,其主要原因是“相关内部人士再爆猛料”。根据报道,有汉能内部人士向媒体提供了一场汉能内部会议的录音文件,而该录音的内容不但落实了汉能“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而且还爆出“汉能集团董事会已经做好了5000人离职的准备”等猛料。

根据该报道,录音文件中的会议是汉能内部为了宣传定融理财产品而进行的详细说明会,目的在于向员工普及该定融产品的知识,并推动员工认购该定融产品。而该录音文件最让人意外的是汉能集团所透露的态度:即不愿意认购的就请自动离职,认购为0的绩效考核将为C,结果一样是走人。该音频里面的主持人还在会议中表示,汉能集团董事会已经做好了5000人离职的准备。

伴随着录音文件的出现,一些其他的爆料也引人注意。比如说根据相关内部人士的透露,针对部分员工无法支出20万元的情况,汉能为这些员工组织了十几家银行为他们提供贷款。假如贷款还不上,汉能还为员工准备了“贫困员工补助金”,鼓励员工先还利息,最后再还本金。

该音频文件的出现及相关的深入报道让业界一片哗然,也让汉能陷入被动。相关人士分析汉能的第一份声明时表示,该份声明只是重点说明集团分属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未曾发行公司债券,似乎避重就轻的回避了汉能集团到底有没有发行公司债券这一问题。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汉能很快在7月27日发布了第二次声明,汉能在声明中表示:

一、经核实,本集团及下属公司,近三年以来从未通过任何方式发行公司债券及其他金融产品。

二、近期,有与汉能合作、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移动能源项目公司,发行非公开定向金融产品,本集团鼓励员工推荐亲友及本人自愿购买该产品,从未就此产品对员工提出强制性购买要求。

三、对于网络流传的相关宣讲人员言论,系其个人理解偏差及过度发挥,违背了本集团及下属公司的立场和意愿。对此不当言论之责任人,本集团已责令旗下相关公司对其进行处理。

       在汉能的第二份声明中,主要强调了三点。第一,集团及下属公司都没有发布过公司债券;第二,近期有与汉能合作的企业有发布非公开定向金融产品,集团鼓励员工及员工亲友购买该产品,未有强制性要求购买;第三,对于流传在外的录音文件,系个人理解偏差及过度发挥所致,违反了集团初衷,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所以初期外界盛传的“公司债券”,其实是一款非公开定向金融产品,汉能的确推荐员工及其亲友购买,但是并未强制要求购买。而录音文件里爆料的内容以及透露出来的汉能高层“不认购就走人”的态度,汉能表示这只是个别人的理解偏差及过度发挥,并不能代表集团的态度。

尽管部分“吃瓜群众”仍不甚满意,但是汉能7月27日发布声明之后,该事情就告一段落。

之后有部分跟进报道,有知情人士继续向媒体爆料,一则汉能内部通报文件显示,汉能集团下属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的李姓副总裁因“在内部会议中错误解读公司政策”、“造成内外部不良影响”,而受到降薪10%、扣发第二季度绩效工资的处分。

这与汉能的第二则声明内容中的第四条基本吻合,即对不当言论之责任人进行处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该李姓副总裁,一名汉能研发中心员工也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媒体对汉能的不实报道”而被开除。

虽然对发错朋友圈的员工进行开除让汉能稍微显得有点敏感,但是事情的总体走向依然符合汉能预期,一场盛大的风波似乎已经平息。没想到仅过三天,一则报道再次将汉能拖进舆论旋涡。

7月30日,有一网络自媒体爆料称:7月25日,正当汉能组织16家银行来给员工放贷的时候,银监会获得消息,突然光临现场,把现场办理放贷的银行逮了个正着,受银监会管辖下的银行工作人员当场作鸟兽散。

该则报道同时爆料汉能正试图用删除邮件、每日统计购买资料,暂停宣贯会(宣传贯彻大会),处罚宣讲的vp,开除转发公司新闻朋友圈的员工等方式,抹去自己“强制”要求员工购买非公开定向金融产品的事实。

此外,该则报道还详细分析了汉能集体的产业园运作模式。并且进一步爆料,汉能集团正面临资金困境,因为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公布的一份法院裁决书则显示,汉能控股居然连2000多万元的可执行资产都没有。法院查询汉能集团名下的存款、车辆、不动产、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发现,未发现汉能名下有可执行的财产。

另外,该则报道分析汉能近年来的各种人事及资产变动认为,通过资产腾挪,汉能控股目前基本是一个空壳,没有资产,只留下少量汉能高管。但是上市公司突然增加了很多人力成本,资产负债。汉能移动能源则变成了一个干净的壳,只有产业园资产。

被银监会现场抓包!资金困境?空壳公司?如此吸引眼球的爆料让吃瓜群众瞬间兴奋起来。而汉能针对这则报道的反应也堪称迅速,当天就发布了关于“强制员工购买定融产品”的第三次声明。

汉能在第三次声明中表现的十分强硬,认为该报道内容严重失实,用“凭空捏造”、“ 恶意诽谤”、“ 混淆视听”、“ 手段恶劣”等词组表现了自身的态度,也对对外界的质疑进行了回应。根据第三则声明,汉能目前已经针对该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

真相究竟如何?

从事情刚被报道到如今,汉能“强制员工购买定融产品”系列事件的发酵到现在不过10天左右的时间。想必众多“吃瓜群众”都在心里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真相到底如何?

事实上,目前该事件已经涉及到银监会,而且汉能已经报案,相信相关部门极有可能介入调查,真相到底如何,相信终会有一个结果。

但是在等待结果之前,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汉能目前正处在复牌的关键时期,“强制员工购买定融产品”系列的事件是否是偶然?目前光伏行业近期正处于低谷,所有的光伏企业都受到影响。这也是众多认为汉能已经面临资金困境的人士的论据,因为行业陷入低谷,汉能在复牌关键时期可能已经无法在银行贷款,所以“缺钱”也很正常。然而联系到汉能近年披露的财报,近两年其上市公司效益良好,不至于在“531”新政发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缺钱”到了要崩盘的地步?这着实让人有点难以相信。

第二,几乎所有的爆料都是来自于一些不知名的汉能内部人士,信息可能有所不准确。比如最初的爆料是“汉能强制员工购买公司债券”,但是其中的“公司债券”其实应该是“非公开发行的定融产品”,而在这件事情来看,公司债券与定融产品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另外,根据30日的爆料,7月25日汉能就被银监会抓了个现行,但是汉能在27日发布了一次态度明确的声明,继续否认强制员工购买的情况。虽然在第二份声明中未曾提及组织银行给员工放贷一事,但是态度上总体偏向于强硬。假如两天前刚被抓现行,那相关处罚肯定会随之而来,汉能27日还有底气发这样一份声明吗?

所以如此来看,这些事情的爆料有的准确,但也有不准确的地方。真相到底如何,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当然,所有的猜测在事实面前都是不堪一击,还是期望汉能的报案能够被受理,然后将事情调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