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
2018年上半年,公司双主业格局稳健运行,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12.24%,归母净利9.19亿元,同比增长16.14%。其中光伏板块收入52.94亿元,同比增长24.8%;农牧板块收入69.44亿元,同比增长3%。光伏板块毛利率27%,同比增加1.57%,农牧板块毛利率14%,同比微降0.34%。
有序提升高品质多晶硅产能,进口和低端市场替代前景可观
2018上半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量0.87万吨,同比增长6.73%,毛利率43.52%。公司单晶料占比达到近70%的比例,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公司发行可转债申请顺利获得审批,拟募集资金50亿元将用于乐山、包头两个高纯度多晶硅项目。乐山、包头一期各2.5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将于2018年内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多晶硅产能将达到7万吨/年,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至4万元/吨以下。2018年5月,公司接连获得两个下游龙头中环股份、隆基股份合计不低于5400吨的大额销售合同,将有效消纳公司硅料扩产产能。
电池片产能持续扩张,成本优势增加盈利空间
公司2018上半年电池产销量约3GW,同比增长66%,毛利率16.68%。在5.4GW电池产能规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超过100%的快速增长势头。在电池片制造的非硅成本上,通威具备明显优势。单、多晶电池非硅加工成本已经进入0.2-0.3元/W的区间并呈持续下降趋势。随着成都太阳能三期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合肥太阳能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于2018年下半年先后投产,这将进一步拉动太阳能电池加工成本持续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
公司多晶硅产能已达2万吨,在建产能5万吨。多晶硅生产中,能源成本和原料成本占比最高,原料成本属不可控因素,由市场供需决定。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高达39%-46%,尤以电力成本为重,降低用电成本至关重要。通威的四氯化硅冷氢化技术有效节省了电力消耗,使得公司多晶硅生产的技术、成本和质量等各方面均已接近或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
投资建议
预计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300.7亿元、364.9亿元和43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1亿元、29.45亿元和35.22亿元,EPS分别为为0.6元、0.76元和0.91元,对应PE为9.78X、7.67X和6.42X,考虑到公司未来农牧业务的稳健运行以及在硅料和电池片领域的龙头地位,给予目标价6.3元,对应2018年动态市盈率10.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光伏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电池片竞争加剧,硅料毛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