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博在第十三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创新合作论坛讲述自己、晶澳和光伏行业的故事。

9月4日,第十三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创新合作论坛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近100位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及1000名业内精英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论坛组委会特别安排了"光伏大咖开讲啦"主题活动,希望光伏人共同分享,一起鼓励,一起描绘光伏美好未来。接下来,我们一起聆听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博讲述自己、晶澳和光伏行业的故事。

       【曹博】:谢谢周元秘书长,刚才听了施博士的报告,感触很深,在施博士面前,别说大咖了,我连小咖也算不上,施博士是行业的开拓者、教父,真正的领军人物,在十年前进入这个行业,对施博士非常崇拜,能见施博士一面是非常荣幸的,现在能够追随施博士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是我的荣幸,而且今天还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包括王野王总,应该说奠定了光伏应用的技术标准。还有特变电工的马总EPC也是做到了中国最大。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也做得很棒,各位老总都非常棒。

刚才施博士讲了整个产业,我就换一个角度汇报一下,我进入光伏的前身和今世。我96年上大学,从一个县城去读书,那时候也没有很多的资讯机构说未来学什么,但有一个朴素的思想,未来能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肯定是社会最主要的一个领域,所以就选了这个专业热能工程。谁知一上学,所谓那个专业是烧锅炉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热力发电,就是光伏要颠覆的传统能源。第二个就是暖通,按暖气。说老实话,读书读得很用功,但总觉得不是那个滋味,尤其是亲自钻到炉膛里去看,真的到火电厂以后,污染还是很严重的。

后来本科毕业转行,选了人力资源专业,后来工作几年以后,当时是98年,正好是20年,98年考入南开大学读MBA,MBA学完以后就进入了企业,做了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后来得益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晶澳。当时来说,小时候有一个梦想,想搞能源,后来发现光伏有机会,然后进入了晶澳,在晶澳一晃也九年了。

应该说感谢光伏前两次的危机,一次是08年金融危机,还有一次是2011年到2013年的欧洲“双反”。说老实话,这两次行业的困难,反而成就了我,要不然的话,我进不了这个行业。

因为08年行业调整,当时晶澳缺人,结果我做了十年的人力资源总监,正好晶澳有人力资源的总监岗位,我就进来了。进入了晶澳以后,第一年做人事总监,然后做CEO办公室主任,当时来说,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去合肥,当时因为公司有利润要捐助,捐助的时候,我们给合肥工业大学捐助了30万的助学金,为什么要捐呢?查到那儿有一个光伏相关的专业,给人家送钱去。去了以后在那儿坚定了在合肥投资的机会。到2011年欧洲“双反”开始了,组件厂在6月份开始亏损了,以前每个月的纯利润,我记得很清楚2亿,所以你去捐30万元,老总没去,曹主任你去吧。突然一个月净利润2亿,变成一个月亏损1、2亿。

我的第一个感受,销售总监交辞职报告了,那谁来兼?那我来兼吧,从2011年到2013年公司又恢复盈利,整整三十个月,回来以后先接手销售,因为销售没人干了。后来发现库里有一堆电池片,结果公司里面硅片越堆越多,因为之前买不到硅料。后来就接手了公司的采购,后来觉得采购和销售之间还有一个生产调度,生产那边还不能停,后来我把公司的运营部也接手了。

这三个都接手完了以后,又出问题了,说银行那边对我们有点恐慌,那时候的话,到2012年就陪着我们的财务跑各个银行,虽然我没有管过财务,但跑银行,就这么一路走下来,2011年4月份到2013年9月份,整整30个月,可能也是行业的困难,使得我多做一点事情,然后介入了公司整体全面的管理。

为什么跑银行?因为当时真的是吓人,我举两个小故事,我们公司离职的第一个高管是CFO,他在2012年初就交了辞职报告。财务的一把手、二把手同时离职,一个公司财务没有信心了,他觉得钱玩不动了。然后对我触动的是2012年初财务的离职,当时非常难,我印象非常深。总共是31个,我当时计算得很清楚,一天你无论是干还是不干,那时候我主要精力还是在销售,无论接待客户是喝酒还是不喝酒,一天要亏损300多万,一个月就是1个亿,你开工也得亏,不开工也得亏,你得还银行贷款,还有水电气运维,这些运维费用一个月也是1个亿。

然后第二天早晨,你睁眼不睁眼,还有3万员工要养,3万人背后就是3万个家庭,将近10万人,那时候真的是很难。应该来说,我觉得第一个MBA是98年去南开大学上的,第二个是光伏和晶澳,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那时候我们当时董事长在河北,晶澳这边是职业经理人管理,老板过来的次数不多。

可以说这两年是行业给我的培养,我记得我们董事长三年就跟我说过两句指示,第一句指示,你不管多难,1个员工也不能开。

我今天上午走访了另外一家公司,他们正在考虑减员,但当时2011到2013年的时候,无论怎么样不能裁一个人。

第二句话,无论多难,研发和技改的费用不能减。我记得当时我们要在扬州建晶澳大厦,地基已经打底了,4000万投下去了,我就把后续的资金全部停了,当时那边的总经理晚上打电话骂了我两个小时。

这样,我们真的走过来了,所以在2013年7月6日,李克强总理去晶澳的时候,咱们这个行业应该感谢他,当时他们到我们公司去调研,他就问我们老板两个问题,你觉得你还能撑多久?

老板说,我这个公司行业最好了,但如果再不解决双反问题,我最多撑两个月。因为在2013年上半年为了周转银行资金,为了1.2亿的应收帐款,在人家客户那里待了整整一星期。

因为没有那1个亿,在转过来的星期一,银行的1亿资金到期了,你得先还后贷,否则就坏账。所以7月份,李克强总理去我们公司的时候,我们老板说,我们最多撑2个月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光伏人还是有信心的。回去以后,的的确确克强总理做了两个事,第一个欧洲双反马上解决了,8月份解决的,9月份行业公司都实现了盈利。第二个,提供中国的下游终端市场,2013年真正中国市场起来了,这是第一段。

说到这个,我觉得我们老板在这方面高瞻远瞩,我们员工一个也没有解聘,另外一个科研和技改没有停。一解决问题之后,我们的技术一下子在这个行业里比较优秀的,得益于我们的老板的两个指示,恰恰这两个指示,是的我们公司获得了行业的认可。

然后到现在,我们主要做了另外的两件事情,第一个事情,当时在2014年底的时候,我们公司提出了基业常青,好日子来了怎么办?基业常青,要循序渐进的发展,不能冒进。

第二个,这几年资本运作,公告上有了,我们从美国退市,计划获得新的资本平台。应该说2013年到2018年,这两个事情。这其中也得益于我们在技术上的储备和这么多年技术团队的支持,2014年9月份,就觉得破壳(谐音)技术量产,看得清楚的是多晶。

下半年应该还是比较好的,现在已经满产,定单排到了明年。当时2013年到2018年,老板也说过两句话,第一句话基业常青,第二句话我们确定了新的时代价值观,叫真诚、质朴、敬畏、感恩,要求我们所有3万人都要以这个作为人生的价值观,再结合这么多年坚持的堂堂正正的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所以我们才走到今天。

应该说,我非常感激这个行业,它是一个清洁能源,是我十几岁时候的理想,使前辈开拓了这个产业,使我小时候的梦想得以实现。第二个,刚才施博士也讲了,这个产业的确未来是大有可为的,我前两天做了一个报告,就是说到2018年全球的光伏安装量是500GW,晶澳当时上市的时候两条线,一条线不到50兆瓦上市融资了10亿美金,到今年的话,100GW的安装量,但到2030年随着我们产业技术的进步,导致我们度电成本的下降,全球的安装量会达到5000GW,也就是说还会增加4500GW,到2050年的时候,全球光伏的安装量会达到2万GW,那个时候会实现全球139个国家全部的能源供给是清洁能源,而且清洁能源会作为清洁能源第一大能源会超过风电,全球139个国家里面,56%的电力会来源于光伏,到时候会是多少呢?我记得总共电力供应3兆。

表达两层意思,第一个我们的市场容量还很大,2019到2030,还有4500GW等着我们,平均每年要盖400GW,未来2030到2050还有1.5万GW,平均每年要700GW,这个数字是非常真实的。我们市场容量很大,大有可为。现在光伏“531”以后价格跌了一下,大家真的不需要担心,为什么?

这两年单晶技术领先,对多晶的冲击很多,从2010年的不到20GW到现在的70GW,势必会造成供需的调整,再加上中国市场50GW占全球的50%,再减一下,一个波动是很正常的。而且我是学管理出身,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波峰波谷成长,然后才会实现成熟。咱们光伏离青壮年还早着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在座的都是青少年,还大有可为,到2050年还有那么大的量,那个时候施博士还会带领我们。

最后再说一句话,我最早的职业是人事总监,我做过不少行业,但我进入光伏以后,我感觉光伏人的素质是我以前走过的产业里面最高的,我们起点高,从一些国际上的人士,国际化的技术,无论从技术,无论从资本运作,先是走的国际,然后再到中国。整体上光伏人员的素质是我从业的行业里头最高的。我们这么一批最优秀的光伏人,未来有那么大的市场,新能源的未来是在座各位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