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566.HK,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因遭遇“黑天鹅”事件而停牌。彼时,处于漩涡中的汉能薄膜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自我变革,并进一步完善了以薄膜太阳能技术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

三年厚积,今日薄发,汉能薄膜用一份超乎公众想象的业绩报告,揭示其自我变革的初步成果。2018年8月30日,汉能薄膜正式对外披露2018年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收入达204.1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615%;实现净利73.29亿港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0倍。

报告显示出公司经营状况全面健康的一面:关联交易收入为零,账面现金充足,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显示为11.83亿港元。2018年前6个月,公司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得到极大改善。结合中报披露的收入情况以及公司2017年年报财务报表初步匡算,公司前6个月款项回流至少超过110亿港元,加上从6月底到8月底继续回流的超过60亿港元。今年前8个月,公司回流款项约170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光伏“5˙31新政”发布后,行业热情骤然冷却,一大批企业受困。今年上半年,部分A股光伏企业的净利润就出现了下滑。多位光伏企业高管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政策调整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在第三、第四季度,企业业绩受挫的程度可能会更为明显。

在此背景下,汉能薄膜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显得尤为“扎眼”。“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上游业务签订了多个产业园项目及新增客户,以及下游业务的持续增长。”对于业绩暴增的原因,汉能薄膜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张彬向记者如是表示。据了解,目前汉能薄膜的汉瓦、汉伞等产品几乎全部脱销,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财报数据显示,仅在今年上半年,这些产品就为汉能薄膜带来了13.3亿港元的收入。

不过,薄膜太阳能市场已不再是汉能薄膜在“唱独角戏”,包括中国神华、中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携百亿元入场。但面对这些“后来者”的竞争,张彬似乎并不担心。他告诉记者,汉能薄膜依靠技术领先优势牢牢构筑了“护城河”。

从122亿巨亏到73亿盈利

到了今年上半年,在光伏行业“哀鸿遍野”的情况下,不依赖于政府补贴的汉能薄膜依然实现逆势增长,实现净利润73.29亿港元,同比大增30倍。

“没想到汉能薄膜中报会有这么好的业绩。”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整个光伏行业都不是特别景气,能避免亏损或走下坡路就已非易事,何况汉能前几年就曾陷入困境,谁能想到现在“逆势”还能有这么高比例的增长。

事实上,汉能薄膜内部人士也未曾料到会有这样的业绩。而这份出乎外界和“自己人”意料的成绩单,源于汉能薄膜早些年间经历了种种困境。

2015年初,汉能薄膜还曾一度有过高光时刻。当时,汉能控股集团(汉能薄膜控股股东,以下简称“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以1600亿元的身价超越马云、王健林,成为“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的中国首富。但未曾料到,当年5月20日,汉能薄膜遭遇恶意做空,股价在短短20多分钟内暴跌47%,公司市值几近“腰斩”。

这段时间,可谓是汉能薄膜的“至暗时刻”。李河君后来甚至向媒体坦言:“2015年是汉能薄膜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从股价被恶意做空,再到被停牌,市场负面情绪蔓延,汉能薄膜的业绩也出现戏剧性的转折。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1年至2014年间,汉能薄膜处于持续盈利状态,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这几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2亿港元、13.2亿港元、20.2亿港元、33.1亿港元。但到了2015年,汉能薄膜却出现了122.34亿港元的亏损,而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年高达79.15亿港元的商誉减值、7.70亿港元的物业减值以及9.70亿港元的无形资产减值。这三项减值累计数额高达96.55亿港元,占全年亏损额度近八成。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汉能薄膜内部也出现不一样的声音,部分人士对薄膜太阳能的前景并不乐观。

内忧外患之下,汉能薄膜开始了反思与变革。李河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有过五点反思,第一,汉能薄膜选择的战略方向没问题,问题是我们步子迈得太大太快,欲速而不达;第二,汉能是做水电发展起来的,市场经营意识相对薄弱,过度强调了规模投资的作用,忽视了市场营销和品牌能力的建设;第三,汉能以往的业务板块管理不够清晰,组织架构过于复杂,效率低,“大企业病”严重;第四,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够,特殊关键岗位缺乏专业人才;第五,开放度不够,与公众和投资者也缺乏有效沟通,缺乏同业价值链的整合合作开发。

在业务方面,汉能薄膜降低了以往非硅基薄膜的业务比重,着力发展铜铟镓硒、砷化镓等柔性薄膜技术,聚焦于上游薄膜装备产线制造、下游分布式用户及移动电源产品等领域。

得益于上、下游业务的发展,2016年,汉能薄膜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当年,该公司共实现营收44.83亿港元,同比增长59%,实现净利润2.52亿港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在光伏行业“哀鸿遍野”的情况下,不依赖于政府补贴的汉能薄膜依然实现逆势增长,实现净利润73.29亿港元,同比大增30倍。

打造“一基两翼”模式

在上述人士看来,基于技术方面的优势,后来者很难与之抗衡,这也是为何这些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采用的技术设备基本来源于汉能薄膜的原因所在。

根据汉能薄膜披露的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仅上游业务为其带来了190.84亿港元的收入。

事实上,从汉能薄膜历年财报中可以看到,上游业务的爆发并非一日之功,早在2015年左右,公司就陆续在淄博、绵阳、大同等地进行布局,现在是迎来了收获期。在其看来,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是这几年来公司变革累积的直观反映。

记者获悉,在2015年,汉能薄膜在内部变革中就曾按照业务板块调整为汉能薄膜太阳能投资公司、产品孵化中心、移动能源事业群、分布式能源事业群、柔性民用事业群、柔性工业应用事业群、汉能装饰公司及全球光伏应用集团等8个事业部门。

经过一系列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之后,汉能薄膜明确了“一基两翼”的战略,即以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基础,以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及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为左翼,以分布式能源和移动能源解决方案为右翼。

左右两翼即如今的上、下游业务集群。其中,上游业务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的研发、设计、销售及交付,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下游则集中开发薄膜太阳能应用方案及产品。

为什么汉能薄膜不涉足生产芯片和组件的中游业务?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中游制造环节是重资产业务,会占据大量的资金,一些光伏企业即使是在前两年行情很好的时候,也不敢轻易独自扩张组件产能,而是采取委托代工的模式,这样有利于降低风险。而守住上、下游,就意味着抓住了技术和市场,这就是汉能薄膜的高明之处。

目前,汉能薄膜正在配合全国各地大力推动的能源结构转型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园的趋势,并与多个移动能源产业园合作,推动开展薄膜太阳能组件A股光伏企业生产装备产线的“交钥匙”工程及大规模国产化。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汉能薄膜的先发优势,其在过去几年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薄膜太阳能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并购与整合,将这些技术引进、吸收,实现国产化之后,汉能薄膜在技术上已经形成了较高门槛。

8月23日,根据201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发布的年度中国太阳能电池认证纪录,在8项发布纪录中,汉能方面获得了砷化镓单结、砷化镓双结、铜铟镓硒、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四项年度认证纪录冠军。

在上述人士看来,基于技术方面的优势,后来者很难与之抗衡,这也是这些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采用的技术设备基本来源于汉能薄膜的原因所在。

在下游方面,汉能薄膜以经销商合作伙伴模式和大客户直销模式齐头并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与解决方案。据悉,经过三年多的拓展和优化,汉能方面已经建立起超过1000家优质经销商队伍的经销商体系,这为汉能薄膜开辟下游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汉能薄膜集中开发了多款薄膜太阳能应用方案及产品。包括汉瓦、汉伞,以及薄膜太阳能折叠式发电纸、发电包、发电背包等,目前部分产品已经相继应用于如太阳能动力船、共享单车、物流运输车、无人飞机、太阳能无人汽车等多个移动交通领域。

据悉,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第一高楼“中国尊”项目,其顶层就铺设了汉能薄膜Solibro组件,总装机容量为92.8kW。

得益于上述移动能源市场的发展,截至2018年6月30日,汉能薄膜的下游业务共录得约13.3亿港元收入,同比增长17.9%。表面看上去这与上游收入的高增长相比悬殊大,似乎存在不匹配之处。但有分析认为,这与汉能的生态链价值流程时间释放滞后有关,也就是说汉能的上游必须释放出芯片及组件产能,下游业务才能有组件应用到各新开发的产品。显然这些产能释放需要有一个逐步爬坡的过程。各市场终端奇缺产品组件、汉能内部各业务单位为抢组件经常争起来等事实也证明了此分析判断。权威机构调研及旺盛的市场需求也证明,汉能薄膜太阳能的爆发式增长即将来临。

下游业务的爆发依赖于中游芯片及组件生产供应,目前限制汉能公司下游业务爆发的最大瓶颈是中游芯片的供应量。今年上半年装备产线大量交付,按照SOP及EOR流程测算,这批产线将在未来6~18个月集中释放产能,也就是说,芯片及组件供应的问题,将在未来6~18个月得到解决。

2018年,公司陆续推出第二代汉瓦、汉包、汉纸、汉伞等终端产品,有消息称,新一代汉墙也即将发布。从已获知的市场情况看,这些产品当前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一旦中游芯片及组件供应能够跟上,下游市场将进入另一个爆发周期。

张彬向记者表示,目前汉能薄膜下游的移动能源产品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有随着中游产能的逐渐释放,下游市场的需求才能慢慢满足,届时下游市场的反应还会向上传导,刺激和拉动上游业务的增长。

移动能源产业园:大势与市场的契合

张彬告诉记者,汉能薄膜上游产业园业务之所以实现了快速增长,得益于顺应了移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势。

记者观察

正如张彬所言,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方政府上马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

汉能薄膜财报披露的信息显示,在2018年1月至6月期间,该公司的产业园项目客户主要为绵阳产业园、大同产业园及淄博产业园。其中,绵阳产业园交付9.17亿港元,大同产业园和淄博产业园分别交付1.46亿港元、16.77亿港元。

在绵阳产业园项目及大同产业园项目中,地方政府鼓励其管辖省市内的新建筑项目使用产业园项目供应的薄膜太阳能产品,例如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农业太阳能应用系统、BIPV楼宇应用、城市照明系统、公共交通、电动车、公路、扶贫太阳能项目及其他与当地公益有关的项目。

目前,在这些产业园项目推进过程中,绵阳项目的进度是最快的一个,但过程却有些波折。

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绵阳产业园项目先后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和绵阳市重点项目,开工70天时间就实现首批设备搬入。项目一期为600MW(采用汉能美国GlobalSo-larEnergy公司技术)、20MW(采用汉能AltaDevices公司技术)。

据悉,汉能薄膜产业园谈判团队在2017年4月中外企业四川行大型招商会议期间与绵阳市相识,经过互访、对接,双方在5月初就合作条款、技术选型已达成共识,可在项目选址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局,接连看了绵阳市游仙区的3个地块,均不适合。后来,绵阳涪城区国土、规划等部门就带着资料与产业园项目谈判团队进行了需求对接,并提供了4个可选地块,最终项目选址位于涪城区高端制造园区,距离机场、火车站、市区车程均在半小时内。

2017年9月,绵阳产业园项目动工,项目开工70天,即2017年11月25日实现了首批设备搬入,目前101号厂房后段产线设备已全部到位并完成安装,计划在2019年一季度完成调试,投入试产。

事实上,绵阳项目只是这些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加速落地的案例之一。记者统计发现,除了绵阳、大同、淄博之外,目前,铜仁、孝义、西安、营口、贵阳、太原、昆明等地的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都有汉能的身影。

张彬告诉记者,汉能薄膜上游产业园业务之所以实现了快速增长,得益于顺应了移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势。

2017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明确表示支持山西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布局太阳能薄膜等移动能源产业,打造移动能源领跑者。这是由汉能最早提出的“移动能源”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中,并成为国家能源改革的重要目标。

而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CMRC中研世纪的预估,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电屋顶、发电幕墙、整车发电车顶的可开发市场容量,高达4217.5GW,市场总额44.54万亿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场容量分别为398.12GW和4.05万亿元。中国市场方面,这三个市场的可开发市场容量为1100.18GW,市场总额11.88万亿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场容量分别为112.2GW和1.19万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他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也已经开始进入这个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中国神华、中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及杭州锦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先后投资超过470亿元进入薄膜太阳能市场。

汉能薄膜在半年报中表示,其相信产业园项目日后将会是上游业务中最重要的大型客户,为此公司在未来仍将积极开发产业园项目和独立第三方客户,并提供薄膜太阳能装备及产线的一体化“交钥匙”解决方案。

汉能薄膜方面表示,其正与更多的产业园进行合作洽谈,预计未来将会签约更多类似的产业园项目,为2018年年及未来几年的业绩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