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驱车驶进宁夏西南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只见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白色风机,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起舞;一排排蓝宝石般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宁夏有“五宝”,枸杞、滩羊、贺兰石远近闻名,然而近几年闽商、浙商频频落户塞上,看中这里最大的“宝贝”,即电力资源充足,电价低廉。深处西北内陆,宁夏风沙大,日照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宁夏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1700万千瓦,占统调总装机容量的40%以上。
“我区是国家确定的‘西电东送’的战略基地,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力工业既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工业支柱产业。”自治区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赵旭辉介绍说:一方面是资源禀赋优、装机规模大,另一方面是就地消纳难、调节能力差。如何解决新能源大发展凸显“高受阻”的瓶颈 问题?近两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建市场、降成本、扩外送、促消纳。经过一系列创新改革成果落地,宁夏新能源市场呈现一派这里“风光独好”的局面。
大发展伴随“高受阻”
“近十年来,国内新能源发展潮起潮涌,宁夏更是发展迅猛”,自治区经信委电力运行处处长崔海山告诉记者,自2008年首座光伏电站投运至今,我区2017年光伏总装机容量已达到587.883万千瓦,同比增长16.32%,“十二五”期间,宁夏电网新能源发电量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全区光伏发电量70.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3%,占统调总发电量的5.43%。
崔海山话锋一转,“新能源装机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纳问题。2014年5月宁夏电网首次出现电网断面引起的新能源弃风,全年弃风电量0.32亿千瓦时,弃电率0.49%。进入2016年,弃风弃光成为电网运行新常态,全年弃风弃光23.78亿千瓦时,弃电率11.61%。
出现弃风弃光现象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就地消纳难。相比于新能源装机近40倍增速,2009年以来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增速均不到3倍,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本省(区)最大用电负荷,用电空间难以匹配消纳需求;其二。调节能力差。随着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发电占比不断下降,系统调峰、调频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网热电联产机组比例已超过火电装机的60%,在冬季供热期系统调峰能力十分紧张。
综合上述原因,新能源“大发展”伴随着“高受阻”,新能源消纳困难已经成为宁夏乃至西北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烈日炎炎。位于宁夏银川南郊的戈壁上的灵州800千伏变电站酷热难当。源源不断的电能从这里搭乘特高压高速路,“驶向”浙江绍兴。
“建市场、扩外送,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政府调控义不容辞!”赵旭辉介绍说,宁夏是西电东送的网架枢纽,也是国家确定的火电外送基地。如何建市场、怎样尝试新能源火电打捆运行促消耗?针对我区新能源、供热机组装机占比大,且燃煤发电机组年代、容量不同,有区内公用电厂和自备之分,也有定点外送电厂,市场竞争力差异大的特点,我们决意建立有序推进、充满竞争活力的电力市场。第一招先手棋是“放”,即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第二招是交易市场搞“活”。通过创新交易模式激发市场活力,率先开展了火电与新能源打捆交易,既落实了国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要求,促进了新能源消纳,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崔海山善于用数字说话。在电力市场建设方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鼓励大机组多出力,引导小机组搞技改,杜绝优胜劣汰中一停了之、一关了之的简单做法,电力市场改革在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形成有效竞争市场方面取得了四个方面的突出进展:
一是电厂发电计划逐年缩减,直接交易电量规模和准入用户数量不断扩大。2017年计划电量仅占发电量22%,市场交易电量规模由2013年2500万千瓦时逐步扩大到2017年280亿千瓦时;准入用户由2013年的2户企业扩大到2017年的211户。
二是创新开展火电与新能源打捆交易。促进新能源消纳,减轻火电经营压力。2017年新能源限电率5.3%,同比(11.61%)下降6.31%。
三是市场交易品种多样,竞争充分。我区电力市场交易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稳定市场风险,以月度交易为补充发现市场价格。引入外送电厂参与集中竞价作为补充,形成了“鲇鱼效应”,既激发了市场活力,又避免了不同性质电厂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四是电价市场化形成部分的比例不断提高,企业用电成本有效降低。截止2017年底,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发电企业已累计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6.9亿元。
“ 宁夏在扩大电力外送方面,在国调中心和西北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外部消纳市场,以‘度电必争’的态度抢抓跨省、跨区新能源现货交易,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促进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崔海山说。
8月初,雨过初晴,宁夏中卫平原的空气中透着特有的芬芳。张怀鹏和同事便开着皮卡车驶出市区,向六盘山余脉——月亮山风电场。作为宁夏中卫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的新能源专责,张怀鹏和同事此行的目今天要对华电新能源风电项目进行并网后的第三次巡检。
“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新能源并网!华电国际宁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享受到的优质并网服务并不是个例”,国家电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林声音洪亮。为更好地提高新能源并网服务水平、促进新能源消纳,国网宁夏电力不断开辟新能源企业并网服务绿色通道,构建以省、地(市)两级调度管理机构为基础、新能源技术监督为架构的“2+1”新能源并网管理模式,确保新能源发得出、用得上;开展新能源并网性能检测与全过程技术监督,确保新能源站安全运行。
马士林继续介绍说,为了确保不断提升消纳能力,国网宁夏电力建成国内首个电网风光一体功率预测系统,可预测并网新能源发电在未来24小时的输出功率,为全网安排水、火、风、光多种能源发电开机方式、对电网经济运行调度提供准确依据,同时全面推进新能源场站功率预测子站建设;另外,针对宁夏光伏项目扎堆并网、装机快速增长的现状,国网宁夏电力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调度系统区地一体化管理,拓展地调新能源专业管理职能,逐步将光伏电站调管权下放至地调,通过新举措更好地服务光伏并网发展。
从2003年首座风电场投运、2008年首座光伏电站投运开始,十几年来宁夏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如今已形成8个规模宏大的风电光伏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能源的重要基地。截至今年6月,宁夏并网新能源场站223座,其中风电场84座,单场最大容量30万千瓦;光伏电站139座,单场最大容量64万千瓦。
“加快新能源外送,搭载特高压‘顺风车’愈来愈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电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季洪亮告诉记者:为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随着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等一批“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截止2017年底,宁夏电网通过特高压外送通道,完成跨省电力交易4476笔,交易电量61.42亿度,降低新能源弃电率约两个百分点;完成跨区交易335笔,净送出电量4.67亿度,降低新能源弃电率约3个百分点。将西部富余的清洁电能输送到东部需求旺盛的省份,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宁夏外送电省份扩展到目前华中、华东、西南、西北地区的十几个省份,华电、大唐、中电投等17家风力发电企业参与了跨区交易,形成了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地方经济多方共赢的外送电市场。
绿色通道、特高压外输工程,仅有这些还不行,高科技解决“调峰”问题至关重要。国网宁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工程师、该项目负责人项丽告诉记者,“弃风弃光”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痛点”,解决消纳困境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出路。对此,国网宁夏电力瞄准“通过发、输、配、用、微、储等多环节互动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创新开展新能源消纳技术研究。
2013年,国网宁夏电力联合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和企业组成了一个近60人的科研攻关小组,共同申报了“以多环节综合互动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科研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立项,开始了基于充分挖掘负荷侧移峰用电潜力的新能源消纳课题研究。经过不断地论证、推翻和完善,科研小组提出了以用户用电模式调整为核心和基于电价的互动机制。
未来,国网宁夏电力还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开拓新能源外送通道,完善电力市场交易,创新科研技术,全力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让宁夏的无限“风光”大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