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国家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十三五”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实行行之有效的扶贫办法成为关键。近年来,光伏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和扩大光伏市场的新领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通过三年多的摸索和努力,光伏扶贫取得了稳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一举多得”的效果。尤其对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劳动力缺乏、技能缺乏的失能与弱能家庭,光伏扶贫更是。同时,光伏扶贫对我国整个光伏产业来说也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截至2017年底,已纳入国家光伏扶贫补助目录项目553.8万千瓦,覆盖贫困户96.5万户。截至2018年初,全国已有17个省份将光伏新增建设指标部分或全部用于光伏扶贫,累计装机规模达962.6万千瓦。在未来 25年,将有超过150万贫困户能够通过光伏每年获得3000元以上的稳定收入。

光伏扶贫在摸索期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可看到随着光伏扶贫的范围不断扩大,项目规模不断增长,一些问题和矛盾开始无可避免的出现,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标准,电站质量存在风险,发电收益难以保障,也导致扶贫效益得不到保证。

早期光伏扶贫处于探索时期,模式也处于摸索期,模式的多样化也导致了扶贫电站整体情况不稳定,建设和运营管理问题突出。例如大量初创企业以低价中标方式参与各种类型扶贫项目,缺乏严格的施工标准和成熟经验,导致电站安全性能、施工、运行和服务维护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故障频发。扶贫电站的“亚健康”状态使得扶贫收益无法保障,扶贫实效无法真正意义上最大发挥,贫困户的权益也无法真正得到保障。

另外,早期扶贫电站缺乏产品、系统标准,也缺乏规范的验收流程,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一些企业浑水摸鱼、趁机涌入,导致扶贫光伏电站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效低质产品被用于光伏扶贫项目。以关键设备光伏组件为例,这些伪劣设备可能出现的热斑、隐裂、功率、辅材不达标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电池板极有可能出现严重衰减或失效,将直接造成发电量下降或不达预期,发电收入无法保障,或严重影响政府20年稳定扶贫收益的承诺兑现。

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层面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和解决光伏扶贫问题的决心。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在条件适宜地区,以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光伏扶贫。7月31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主持的全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管理工作会在安徽金寨召开,这标志着光伏扶贫正式落实全面转向村级扶贫模式,村级光伏扶贫被认定作为主流扶贫模式向纵深推进。与此同时,此次会议也明确提出了提升电站质量的要求,将光伏扶贫带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綦成元在金寨会议上表示,“光伏扶贫电站数月建成,要保障稳定运行二十年。建设质量问题目前已经有所暴露,前期建设的光伏扶贫电站存在着低劣组件流入问题。各地要认真把关,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电站落实责任主体,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光伏扶贫电站全寿命周期的监管。”

推进光伏扶贫,扶贫效益和电站质量至关重要,因而光伏扶贫需要一定的标准,高质高效产品的推广使用势在必行,目前来说比较成形和现成的可借鉴的标准就是光伏“领跑者”标准。在光伏扶贫领域使用符合国家领跑者先进技术指标的产品,将对我国的扶贫事业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不仅如此,还可通过先进技术指标对厂商进行准入核准,让质量高、技术先进、资金实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后期运维服务。

尤其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更加聚焦质量与实效,让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的光伏设备成为主流。事实上,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在今年3月的《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中已开始明确提出“鼓励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先进技术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扶贫要实现质量与实效的有机结合,需要企业与政府携手共进,需要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尤其光伏企业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主动将更好的产品、服务用到光伏扶贫。也只有这样,光伏扶贫才能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绿色先锋”。

近两年情况来看,光伏扶贫要建成放心工程,只有选择有质量保障、长期经营能力强、信誉品牌良好、售后服务完善的企业和产品,真正持续地为贫困户创造稳定收益。光伏扶贫要起到实效,需要先进光伏技术来护航,以高效率、高可靠的光伏产品为贫困户带来收益保障,脱贫又增收,确保贫困户得到更多收益。

聚焦质量与实效,光伏扶贫正步入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