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李佩聪

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无补贴项目已开始落地。在未来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无补贴项目该如何亮出起手式?

距离光伏531新政已经近四个月。在这期间,光伏似乎沉寂无声,又似乎动作频频,整个产业在一种低气压的氛围下摸索着下一步要迈向哪里。

补贴的支持在过去给光伏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繁荣,如今补贴的加速退坡则免不了会带给产业较大的冲击。光伏已然站在去补贴化的十字路口,是就此折戟,还是破茧新生?如何迈过当下这个困窘的过渡期?

在5月31日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

8月3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了《关于无需国家补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函》,批复了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针对无需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开展市场化交易工作,给彷徨的光伏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此次在国家能源局的复函中,明确表示对于这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各地可按照国家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在落实土地和电网接纳条件的前提下自行组织实施。

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无补贴项目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经之地,这已是行业内的共识。中国光伏专委会特约观察员红炜告诉《能源》记者:

“在国家补贴不足和政策不明晰的情况下,靠地方力量推动的无补贴项目无疑是一个阶段性的重要手段。”

  平价之需

8月,531光伏政策的影响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光伏供应链价格经历过政策初期大幅度的下降后渐渐持稳,但依然属于继续下降的状态。产业整合的步伐在加快,对于光伏企业而言,当下处于大企业争取存活下去,难以为继的小企业陆续被淘汰的过程。

红炜表示:

“当前的光伏产业处于产品结构性过剩带来产业整合不知何时完成、平价上网似是而非发电补贴却已加速退坡、光伏发电趋近市场价格但电力市场却未形成,这样一个多重不确定变化的交汇时期。

”如何尽快摆脱对补贴的依赖,是整个光伏产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而企业想要在补贴加速退坡的洪流中生存下来,答案自然指向了无补贴项目。在新政下发的两个多月后,有消息透露国家能源局正拟组织一批无补贴光伏示范项目建设,给不少犹豫的企业定了心。

根据消息内容,去补贴项目将于2018年10月前后开始申报,2019年3月前后开工,2019年9月30日前或者12月30日前并网发电。由地方发改委协调降低相关非技术成本,并承诺保障电能消纳问题。每个申报省份的项目规模大约在300-500MW左右。

不过无补贴示范项目的建设,需要土地、电价、消纳等条件的协调配合,即使国家能源局表示申报规模可以达到500MW,但是由于由于各地发展条件不均衡,一些地方的推广情况并不会太乐观。

无补贴项目

无补贴项目分为两类,一种是用电侧的平价,自由卖电;一种发电侧的平价,依旧是卖给电网。

平价上网项目是发电量直接以脱硫煤电价出售给电网,而无补贴项目中用电侧的自由售电部分的价格可以不同于(或高或低)脱硫煤电价。

能源局所批复的东营河口项目是利用东营河口区的盐碱地建设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规模约为300MW。其所发电就不是以脱硫煤电价卖给电网公司,而是直接供给附近工业园区的化工企业,交给电网企业过网费。

这是用户侧的无补贴市场化交易项目,属于隔墙售电,与之前讨论到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并不是同一类。而东营项目能够得到能源局的批复,项目建设相关方面表示是由于选择了异质结的技术路线,希望以高新技术的落地逐渐实现成本的降低。

光伏行业发展需要长远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目前光伏不具备完全摆脱政策保障而直接进市场的条件,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侧上网未来如何获得与火电竞争的优势。

国外经验有不同的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比如欧洲的固定电价,美国的光伏投资税收抵补。而目前国内市场还是“向钱看”,以收益为导向,光伏的竞争力主要还是体现在不断下降的价格上。

资深光伏行业研究员王淑娟对531后大量大型光伏项目的EPC中标价格进行统计后发现,平均下降了1.1元/W,均价4.1元/W,降幅达到20%。同时,531之后,各类光伏组件的平均价格也下降了0.5~0.6元/W,平均降幅为20%左右。

 

  毋庸置疑的是,无补贴项目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平价上网的到来。事实上,无论是否有文件的进一步明确,无补贴项目都是光伏通向平价上网道路上必然会踏上的台阶。

9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虽然是征求意见稿,但已经对整体光伏无补贴项目的发展路线有所明示。

对于文件内容,可以精炼理解为:

☑ 不要国家补贴可以自己做;

☑ 地方愿意补贴可以继续补;

☑ 消纳需要自己落实;

☑ 以后别再请示;

☑ 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管理模式照常。

无补贴项目起步

在国家能源局还未明确批复之时,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无补贴项目。其中,天合光能在新政后不久就启动的10MW分布式无补贴项目引起业内的争议,因其表示在无补贴情况下5年就可以回本。

据了解,天合光能10MW的无补贴项目属于自发自用的工商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在3500万。由永臻公司自主投资建设,天合光能负责为项目提供组件和EPC解决方案。

一般国内分布式项目的回本周期在6-7年,还是在有补贴的情况下。该项目能够做到5年回本的原因,主要在于极低的安装成本,采用自有资金不贷款,并且该项目全部采用自发自用的模式,电价预计可达8毛钱,与上网电价4毛2分钱相比,价格高出一倍左右。

超低价的无补贴光伏电站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适性。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该分布式项目安装成本和发电价格与普通分布式电站没有可比性,五年收回成本只是特例,不具备普遍性,大量需要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如果不能采取隔墙售电的模式回报率还是很低,需要合理的政策支持。

”对于大部分无补贴项目而言,除了回款周期较过去有所拉长,目前整体商业模式与过去没有太大差别。

红炜认为,补贴政策发生变化情况下,目前只是改变了交易结构、价格和环境而已,光伏企业运作和商业模式还不会有什么重大变化。

户用无补贴项目亦是如此,英利因能区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户用项目基本没有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主要是平价上网。模式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还是需要并网,将余电卖给电网。”

而户用无补贴项目的发展,主要倚赖于以高收益率来吸引用户。当年收益率在8%以上,较一般理财产品更具优势时,就会有用户愿意买单。

 

  根据英利因能合伙人的测算,以山西5千瓦光伏电站为例,总投资约2.5万元,年发电量约7000度。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50%自用,50%上网。山西脱硫燃煤电价是0.332元/度,这一项目的年总收益在2831.5元,年收益率约为11%,无补贴项目约在8年左右回本。

户用项目能够实现高投资收益率的原因,还是在于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据了解,河北省无补贴光伏项目的系统价格已经降到了4元/瓦以内。并且根据业内预测,今年年底光伏组件价格会降到1.5元/瓦,明年高效组件也会降到同等价格。

与过去的项目相比,无补贴项目的区别主要在流程上。以往的有补贴项目需要进入补贴目录,而目前无补贴项目不需要走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只需要报备就可以。

“无补贴项目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还是在电网上。”王淑娟告诉《能源》记者,理论上无补贴项目可以装很多,但是电网难以消纳如此大的量,具有不稳定特性的光伏会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冲击。

其认为,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光伏与储能配套的结合以增加电源的稳定性,受电网的限制会随之弱化。

而对于电网而言,无补贴项目会损失电网的市场,电网对这一部分的无补贴项目还是较为警惕。能源局下发文件后,下一步电网会不会支持,是无补贴项目能不能落实的关键。

当下无补贴项目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各地补贴、容量、发展节奏不同,都需要用个案来分析。对于无补贴项目,目前还没有发生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去补贴的忧虑

值得警惕的是,无补贴项目的发展并非毫无隐患,电力系统有可能会面临随着无补贴项目发展而产生许多无序电的压力。

以往光伏项目的规模指标一直受国家控制,省内按照国家给予的规模备案光伏项目,新文件的下发意味着不需要补贴的项目,审批权限直接到地方,只需要及时告知国家能源局即可,无补贴项目不再受规模指标控制。

 

  长远来看,未来发展的无补贴项目,很有可能不会主动向电网备案,主要体现在用户侧方面,不走电网而更加类似于自备电厂。

在这种情况下,电网对整个用电侧的预测会出现大的偏差。一旦这种电源规模变大,在现有的电力市场,业主还未上储能的状态下,承受不稳定的光伏负荷的全部压力就压向了电网。

“电网还是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即使不需要补贴,也需要这些企业向电网报备做好备案。如果瞒着电网做,对最终的电力平衡和电网安全是有威胁的。”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表示,后期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怎样管理好电力市场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产品成本的下降,非技术成本的改善,地方的支持……无补贴项目会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越来越多,但是具体的量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尚不得而知。

不过从各地的无补贴项目规模来看,目前建设的无补贴项目主要是工商业和分布式等小型项目,规模较小,绝对数量尚不成气候。在8月底文件中,已经表示是在落实土地和消纳的前提下自行组织建设,短期内还不会对电网造成压力。

王淑娟告诉《能源》记者:

“从全国光伏项目的发展来看,局部地区有补贴项目的规模已经很大,无法再继续安装无补贴项目。如果不把市场化交易放开,这类项目的规模不会加大。

”在无补贴项目发展的初期,地方政府的作用开始突显。

去补贴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当下国家暂时补贴差额严重不足和出台新的补贴政策需要较长时间的情况下,鼓励地方承担更多责任的无补贴项目发展,是平稳走向平价上网的重要手段之一。

平价上网过程中,各地光伏产业发展节奏和程度不一,部分省份继续保持补贴以给迅速去补的光伏一个过渡的缓冲期。

地方案例

合肥给予分布式0.15/千瓦时,连续补贴5年的政策;浙江作为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第一大省,在9月正式下发了《关于浙江省2018年支持光伏发电应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保持省补0.1元/千瓦时不变,给予2018年项目一次性资金补贴。

浙江省省补政策中补贴时间是到今年年底,规定对于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并网的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按照0.32元/千瓦时(含税)补贴,“全额上网”的按照0.7元/千瓦时(含税)补贴。

对于2018年5月31日前备案,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发电项目,按照0.10元/千瓦时进行补贴。

从地方补贴政策中可见,纵然会继续保持省补,但尚留有余地。至于明年是否继续提供补贴,补贴程度如何,地方还依然在观望明年国家的补贴政策如何。

地方作为一个积极的推动者,除了政策方面的非市场手段之外,还有市场化手段可以促进光伏的发展,比如电力市场交易环境。

红炜表示,很多地方已经可以做到接近平价上网的水平,并网后与火电竞争,但是需要有一个现实的隔墙售电的现货交易市场,迅速地建立起电力市场交易环境是很重要的。

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在准备全面盘点风电、光伏项目家底,该项工作预计于10月底完成。截至6月底,全国并网的光伏项目规模为15456万千瓦时,但是由于各类方式的不同,项目种类复杂。以是否备案、有无指标、是否开工并网作为区分,全国究竟有多少项目并没有准确的数据。

除了摸清量以外,还要明确项目是否需要申请国家补贴,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会依法依规受到处理。对于这一动向,业界人士认为有可能是在为明年的补贴指标做准备。摸清光伏项目目前的发展规模以及补贴缺口规模,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定后续光伏项目发展目标,安排后续补贴规模。光伏补贴的后续政策,或许会更早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