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几乎无股不押。

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在中国A股3555家上市公司中,有3485家公司存在质押股权融资,质押股票的市值规模约为4.3万亿元,占A股全部市值的8.8%。

与电储能相关的设备、电池和系统企业也不例外。“储能100人”整理了当前市场上活跃的30家与储能产品制造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我们发现,截至到11月1日,这30家公司里,大多数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超过50%,甚至有8家超过90%,其中最彻底的,是*ST尤夫,大股东已经质押了100%的股权。

总体来说,储能上市公司的质押比例还是大大超过了A股的平均值。

正因如此,不少储能制造企业在今年遭遇到“平仓危机”。在这30家上市公司里,多数是电池研发企业,也有部分的逆变器和锂电设备生产商。当然,他们面向的市场,也不仅是储能市场。不过,作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储能商业化时代逐渐启幕之际,大股东股权质押过高,始终是埋藏在行业前行之路上的一个隐蔽雷区。

稍有例外的是,两大电池龙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目前均无大股东质押股权的信息发布。比亚迪的王传福前两年曾质押过,但去年已经解押;宁德时代因是今年才上市,融资也较为充沛。

储能企业股权质押过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今年以来国内外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场负面情绪集体发酵,信心失守之下A股连番沉沦。一段时间里,质押股权被平仓之后,不少民企股权被国企接盘,这也影响了投资者对民企大股东的信心;

其次,民企融资渠道缩紧。随着影子银行监管加剧,P2P等民间融资遭遇严厉整顿,以往的民企融资不再通畅;

第三,今年以来,电池产能严重饱和,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光伏行业遭遇531新政。原本以动力电池和光伏领域为主要市场的制造商,转向储能的收效并不显著,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金的紧张程度。从第三季度各公司发布的财报来看,多数企业形势较为严峻。

巴黎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荣静认为:

“股票质押融资的本质仍是一种借贷行为,最为根本的风险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或流动性风险,而非质押物的市场风险。因此,根本之道是改善大股东的流动性,给予合理的融资支持,简单地抬升公司股价治标不治本。”

正因如此,中央连番对民企吹风。据悉,10月31日,已有部分券商收到了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支持证券机构积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通知》。11月1日,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最高层重申了坚决支持民企发展的态度,并提出了六个要抓落实的政策举措,包括: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及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大环境趋于宽松、明朗的情况下,民企大股东质押股权解押渠道有望打通。同时,对储能商来说,巩固基本盘,谨慎判断、踩准市场爆发的节点,才可穿越雷区,以便轻装面对即将到来的储能商业化时代。

附30家A股储能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