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建设周期短,半年内即可建成。而对于需要安全运行25年的时间年限来说,运维则是一道行业“必答题”。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已超过160GW,蕴藏着巨大的光伏“蓝海”。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人士表示:“运维水平没有跟上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行业新增长点

从行业来讲,光伏运维可以提升整体光伏发电量;从企业角度讲,是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电站投资者来讲,则是保证收益的重要一环。

“运维企业就像是光伏电站的‘家庭医生’,可以保证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提升发电量。”保定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布红伟认为,“光伏电站运维是整个产业链上最后一个环节,行业逐渐开始重视起存量光伏资产的运维问题。”

近年来,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在能源转型中逐渐承担起更重要的角色,实现光伏运维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运维市场在2017年显现爆发端倪。不仅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带头,将大数据、无人机等先进手段和技术引入光伏运维,也有多家小型企业纷纷选择进入市场,让运维成为主营业务。当时曾有行业人士预测,2018年或为“光伏运维元年”。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产业链条上很多环节需要减员,但运维团队则需要继续扩充。”某不愿具名人士说,从目前情况分析,光伏投资仍旧在大幅增长,光伏发电成本继续下降,整个光伏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光伏产业发展正由过去追求速度和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巨大的存量市场和仍旧持续增加的光伏新项目,都亟待专业运维。

呼唤统一标准

群雄逐鹿的市场初期,光伏运维的一些问题正在逐渐暴露。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位居世界前列,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光伏电站的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对于质量问题的判定和责任的归属是第三方在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当中看到的最大分歧,实际上很多问题是无头账。”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某电站项目经理表示,运维过程中的一些盲区令人头疼,比如光伏电站的巡查、巡检频率,应该将发电量维持在什么水平等,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而非“各有各的道理”。

“运维强调专业性,并不是有一个监控平台,拥有一些检测工具就可以了。”远景智能光伏业务产品团队负责人陆文进说,一定要避免光伏运维出现“孤岛式运营”。他认为:“光伏运维并不是要大而全,而是要将业主需求、管理需求和运营任务串联起来,形成生产、监控的闭环。”在他看来,这类似于光伏运维侧的智能移动办公软件“钉钉”,这座光伏电站哪里出现了问题,运维人员做了哪些方面的检修,提升了多少发电量,都会一目了然,更能体现运维价值。

“运维市场没有准入机制、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不少运维企业很难拿出拳头产品,实操经验和服务体系都欠缺。”布红伟认为,就像一位医生专业知识越过硬、诊断经验越丰富就越能解决问题。她呼吁尽快提高准入门槛,制定行业标准和有效资质认证。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光伏发电运营及后服务研讨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发电标准处处长汪毅透露:“最新的光伏发电相关国家标准将很快公布,从规划设计到运行、检修、维护均是今年讨论的重点,并进行了调整。”据他介绍,分布式光伏集中运维标准即将进入报批流程。

积极探路中

光伏电站点多面广,大多地处偏远。据了解,目前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水平可达到火电厂的60%-70%,相对刚刚起步的市场,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

“传统电站有大修、中修、小修,光伏电站的优势在于不一定要这样,可以利用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结合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电脑等相关技术更快地实现设备巡查和巡检。”相关人士认为,光伏运维不一定要遵循火电厂那样的检修体系,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国家电投建立起全寿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在设计管理、设备招标、质量管控、运营评价等关键节点加强管理,形成闭环反馈。”国家电投集团水新部新能源经理谭永明认为,可以引入数据采集、预防性维护,推动光伏运维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商,该公司在全国规划了40个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以实现“集控进城、区域维检、场站安保”的管理模式。

这并非特例。协鑫新能源也推出“协鑫智维”一站式电站智慧运营服务,以便同时运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光伏电站。远景集团旗下阿波罗光伏推出“阿波罗光伏云”分布式光伏资产管理平台,建立了从线上到线下的标准化运维模式,管理着国内外超10GW的光伏电站。三晶电气则联合电力公司、各EPC、设备厂家(组件、逆变器、支架)共同解决行业痛点,推出户用光伏领域的共享运维系统。此外,无人机运维等手段也被多家企业引入。可预见的是,如何让光伏运维“蓝海”活起来,是接下来需要整个行业积极探索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