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27日讯(记者 李春晖)补贴拖欠问题可以说是当下制约可再生能源企业发展的“顽疾”,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核算、融资成本等都受制于补贴到位的时间。近日,2018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智慧能源创新论坛在合肥召开,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会议间隙接受中国网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再次建议适度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充实补贴资金来源。
“如果没有补贴,光伏、风电行业无法做到如此快速地提升技术、降低成本。”曹仁贤称,“补贴是为了不补贴那一天早些到来。”
按我国现行法规,补贴资金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目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为1.9分钱/千瓦时,随电费收取。但是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新增装机规模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补贴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截至2017年底时,补贴缺口已超1000亿元。
因此行业内对于适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呼声很高。有专家测算,将电价附加再增加1分钱多一点、扩大到3分钱/千瓦时,到2020年前就不用再增加,而到2025年行业已基本可以实现无补贴电价。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在今年两会时就提出了关于加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力度的建议。“今后还会继续建议(适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曹仁贤称,“行业也在探讨能否在现有体制下,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补贴问题,例如通过企业发债、保理等方式,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此大规模的补贴资金缺口。”
此外,曹仁贤建议降低光伏发电的非技术成本,包括土地费用、税费、融资成本、电网接入成本等。“非技术成本占到25%左右。”曹仁贤称,“降低非技术成本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
“531”新政实施已经半年。新政刚出台时,业界一片哗然,认为这是可以比肩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3年欧美双反的第三次行业“危机”。但就这半年来的情况看,行业发展状况比预期要好,这也是中国光伏行业日趋成熟、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531’以后光伏行业确实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比预期的好得多。没有那么滋润,但还是比较健康。总体来说,度过了这个难关。”曹仁贤称,“明年阳光电源的海外市场比例将会增加,我对明年的业绩情况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