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止一家光伏企业被媒体围攻。
有财务经营压力,有商业纠纷。企业焦头烂额,疲于公关,偶尔有个“愣头青”,反唇相讥,于是双方打得有来有往,引得群众吃瓜围观。
在这儿我想说:我们媒体人,不要变成赏金猎人。
2010年,我面试了一位曾经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记者,他问我:“你们是做好还是做坏的?”这让我很茫然。
有一次我去一家不怎么接触媒体的企业拜访,企业人员告诉我:“我们很怕媒体,怕他们不知道哪里不满意就挖我们的负面。”这让我觉得很羞耻。我确实见过很多同仁有种莫名的优越感,也确实有认为企业怠慢就有不满的声音发出,甚至也有相约爆该企业黑料的。
但我们能不能想一下,企业为什么要尊敬我们?它尊不尊敬我们和我们的职业操守有什么半毛钱关系?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做媒体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负笈求学寒窗多年,工作十余载,在最黄金的年龄,读书人的风骨却丢了,这叫怎么一回事?
我们还有机会,把这种恐惧转为尊敬,当然,也有能力把这种恐惧转化成唾弃。选择权,其实一直在我们手里。
或许你会说这些企业真实存在问题,在这里我并不否认。但媒体在报道中用几个字眼调整就能看出媒体是善意、中立还是恶意,做企业,做光伏企业已经很难了,绝大多数光伏企业家都具备企业家精神,国家刚提出保护企业家,现在就这么HWB一样围攻企业,合适么?
我非常尊敬有新闻理想的记者,尤其是调查记者,常常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恨不能和他们一起战斗在一线。目前中国的调查记者不足百人,群体岌岌可危。其中可能还有专门爆黑料擭取利益而混进调查记者队伍的败类。
资深传媒人李海鹏曾经写过篇长微博,谈为什么再也没有深度记者,也没有新闻理想了。“支持一个人去做调查记者的,不是钱,是被尊重感、荣誉感,是真相至上的信念,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人可以感觉自己很酷。一个调查记者,前往贫瘠苦难之地,做困难的工作,他是新闻业这座灯塔上的一束微光,同时他也是一个探险者,一个有魅力的人,正是这种自我幻想,以及了虽然不多但总算还有的来自陌生人甚至异性的同样的幻想,支撑了全球的调查记者们。”
说的真好。
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我常常看到傲慢、偏见还有对中国的肤浅理解,而在中国,我却看到贪婪。一位前调查记者说:“最后,记者监督什么最安全呢?——监督大公司,打一下阿里巴巴,它就来投广告,打一下京东,它就来求删稿,现在只有大公司好欺负嘛……”
孔夫子有句名言:“见贤思齐焉。”其实后面还有半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绝大多数企业不是裘千仞,我们也不是洪七公。我们媒体尤其是光伏行业媒体,应该是促进这个产业健康发展为目的。作恶的媒体人已经逼死了张国荣,迈克杰克逊,还要来戕害光伏企业吗?
即使最不喜欢的企业,但看到他们真的每年花大量的真金白银在做研发时,我也心存一份尊敬。
为了几千块钱稿费或者额度更高一点的赞助费用,就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就是上亿甚至更多的损失,于心何忍?媒体的监督职能不应该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那样比企业作恶更甚。
堕落的律师被称为讼棍,丧失了理想的记者又叫什么?
我很惆帐。记者曾经被称为“无冕之王”,但现在,我感觉我们这个群体是年纪渐长的泰森,那个丧失了荣耀的拳王,在酒吧里盲目的挥舞着拳头,赚取今夜用于买醉的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