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可再生资源之一,光伏发电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贫困山区的重要能源之一。当光伏电站对于外界大部分民众而言,还是比较稀罕的物事时,对于很多村民来说,却已习以为常了。乡村的屋顶上、空地上、山头上,甚至菜地里到处遍布光伏电站。在更多的村民看来,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装置已经变成他们的“致富好帮手”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不仅将撬开农村光伏市场,成为精准扶贫的新途径,更是转变能源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那么光伏扶贫究竟扶持的是哪些项目?扶贫资金从何而来呢?
光伏扶贫的项目类型
光伏扶贫对象由当地扶贫办来确定,目前,光伏扶贫的项目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为:户用光伏项目;村级光伏电站;光伏农业大棚;地面光伏电站
户用光伏发电扶贫
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3-5kW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
村级光伏电站扶贫
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300kW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
光伏农业大棚扶贫
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
地面光伏电站扶贫
利用荒山荒坡建设10MW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
目前,市场上主要普及的是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屋顶覆盖率不断在提高。
扶贫资金从哪来?
相信很多人非常不理解,光伏还是一个需要领国家补贴的行业,怎么可能去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呢?从各地实践情况看,光伏扶贫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初始投资资金的来源问题,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一些扶贫项目都是由社会、企业等捐助,对于企业来说不能一味的付出,毕竟企业也要生存,员工也要养活。
所以对于扶贫来说,不能让企业只付出,而是要通过政策、商业手段,让企业付出的同时也能获利,只有这样良性发展,才能保障扶贫项目的建设质量。这里就需要国家和地方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如银行贷款获得利率优惠政策等。这里列举几个比较典型光伏扶贫商业模式。
1.政府全额出资
供电公司按结算周期向贫困农户全额支付上网电费,电站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部分优先享受到国家、省、市度电补贴,收益全部归贫困农户所有。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符合资质条件、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组织实施,运营服务由建设企业提供基本培训以及使用手册,日常维护由专业化公司负责,费用纳入县(市)财政预算。设施故障由系统供应商提供维修,建立售后服务网点。
2.PPP模式(政府全额出资购买服务)
上述两种模式下,光伏扶贫项目资金由中央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农户、光伏企业均没有负担。
3、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企业垫付模式
4、扶贫资金(70~80%)+企业投资(20~30%)模式
5、企业捐献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下,光伏扶贫项目资金由中央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光伏企业垫资或捐赠等共同解决,农户均没有负担。
6、扶贫资金(60%-70%)+农户贷款模式
7、扶贫资金(少部分)+农户贷款(90%-95%)模式
8、县政府1/3+光伏企业1/3+农户贷款1/3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下,光伏扶贫项目资金扶贫资金、光伏企业解决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农户通过无息贷款解决,利用未来的发电收益进行分期还款,相当于农户也没有负担。
光伏扶贫工程既开发了当地优势资源,又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现金收入,还加强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地方政府欢迎、项目业主积极、贫困老百姓拥护,是一举多得、各方共赢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