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悬崖村用钢管打造的“钢梯”已基本修建完毕。钢梯建成后将使悬崖村村民不再攀爬藤梯。就在一年前,这里的电力之路已经被国家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覆盖,共计建设51套户用光伏电站,使村民过上了有电的新生活。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勒尔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目前,有51户,共约200多名村民居住在这里。

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没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险的。据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讲,他知道的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来的人,而摔伤的人更多。上山容易下山难,遇到雨雪天气,村里人就不再外出了。

阿土勒尔村口口相传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那时,阿土勒尔村与世隔绝,因为阿土勒尔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没有匪患,没有战乱。这里土地肥沃,村民自给自足,生活比动荡不安的其他地方要安逸而且富庶得多。但如今,阿土勒尔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成为一个闭塞,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村民普遍处于贫困线下。

村里很多到了结婚年龄的男青年娶不到媳妇。村民吉克尔布说:“悬崖村娶媳妇彩礼一般要加3万块钱,即使这样,外村的女孩很少愿意嫁到山上。”阿皮几体说,村里大约有一大半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对于大部分人都望而生畏的悬崖村,对于村民来说却是一块难以舍弃的宝地。悬崖村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青花椒等特色农作物品质好、产量高,玉米产量是当地平均产量的两倍多。更有许多老人一直居住在这里不愿意离开故土。

悬崖村因为其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几乎从建村以来就与世隔绝。去年,能源公司的工程师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悬崖村建设光伏电站,使每家每户都通上了电,打通悬崖村的电力通道,点亮了这个黑暗中的小村庄,让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们触碰到了现代文明,感受到了科技,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现在走进悬崖村村民家中,村民已经开始使用手机、电视、电灯、电扇以及电饭煲。这项送电工程由国家和企业共同承担费用,村民不用支出任何费用。用村民的话:“让蓝色的板板儿晒晒太阳就有电了。”这种科技带来的冲击,已经让村民们敢去为将来的生活奋斗。

村子里的许多人长期留守在悬崖村,基本上没有见过村外的人。每当巡检工程师顺着藤梯爬到悬崖村进行设备巡检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围着工作人员,有指路的,有邀请去家里做客的,更多的是表达感谢,并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外面的世界。

通电后,村民开始使用电视、电风扇等家用电器

77岁的石朵阿玛儿子多年前去世了,儿媳妇也改嫁了,家里就只有老伴儿和孙女其色伍果。定期来村子里巡检的能源公司工程师专门给其色伍果送来了台灯和书本,懂事的其色伍果每天在灯光下努力学习,她知道,只有她,才能改变家里的现状,她要好好利用这来之不易的光明。

电灯给村子里的留守老人和孩子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77岁的饿的吉克眼睛和耳朵都不好,去年在家里的火塘边烤火,结果不小心摔进了火塘。退伍军人51岁的俄的来格,因眼神不好,无法做家务。现在电灯把屋里照的亮堂堂的,村民冬天晚上聚在一起烤火聊家常,看电视节目,一天到晚乐得嘴都合不拢。

阿皮几体说,以前乡里通知开会,需要请专人提前几天到各村组通知,现在有电了,打电话通知更方便。

这个长期封闭落后,连媳妇都不容易娶进来的小村庄也将由此而迎来村里通电以来的第一位嫁进来的新娘。新郎俄的曲莫高兴的向工程师口袋里塞喜糖,邀请他们在结婚的时候一起到场欢聚。

悬崖村所在大峡谷堪称世界级的景观,通电后,村民也在准备开发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走进神秘的悬崖村。莫色雄体已经带了15拨人上山,最多的一个团队15人。莫色雄体琢磨着,以后可以做成产业,买一些小鸡在山上养大,带游客上去吃的就是走地鸡了。村里的烤玉米,土豆可以做成小吃,还可以发展民宿……和莫色雄体一样,某色拉博也想着怎么发展旅游,他希望学会做微信公众号,发微博,把悬崖村旅游推介出去。

目前,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悬崖村已开办养羊合作社,实施水畜用水工程,发展脐橙、青花椒、核桃特色种植,创建农产品电商平台,走出悬崖村特有的发展新路。光伏发电照亮了悬崖村的致富路。

除悬崖村外,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内蒙等省(自治区)也开始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光伏供电项目,已有效保障了逾50万农牧民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用电问题,是《三年行动计划》中承担光伏供电任务量最大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