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晶科能源率先启动N型TOPCon规模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主流企业也开始较大规模投产TOPCon电池。
TOPcon电池与组件对防水性要求更高,而POE以其更好的水汽阻隔率与更好的耐候性能、抗PID能力,与N型TOPCon有更好的适配性。
目前POE胶膜的渗透率在20%上下,预计在N型电池带动下, POE胶膜渗透率可能会相应的加速提升。
什么是POE胶膜?
POE是由乙烯与α-烯烃无规共聚得到的弹性体,其中α-烯烃是核心原材料,占POE产业链利润近60%。POE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光伏组件的封装胶膜、医用包装材料及建筑材料等领域。
光伏胶膜是组件构成的关键辅材,集成于盖板玻璃/背板与中间电池片之间,起到粘接、保护作用。胶膜在组件成本占比约4%-6%上下,比例不高但对组件使用寿命、发电效率影响明显。由于光伏组件常年工作在露天环境下,所以光伏胶膜需要有在多种环境下的良好耐侵蚀性,其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对组件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封装材料主要有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共挤型POE胶膜等。
相较于EVA,POE具有明显的优势:(1)POE胶膜具备低水汽透过率和高体积电阻率特点,能够帮助双面PERC电池对抗PID衰减,保证了组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的安全性及长久的耐老化性,使组件能够长效使用;(2)POE是非极性高分子,具有非常好的耐候性(如紫外辐照)与水汽阻隔性能,可以显著降低光伏组件封装材料黄变、透光率降低导致的功率衰减。
POE胶膜性能更好,TOPCon等N型电池、组件,对胶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当前的TOPCon电池因正银含其他金属成分而对水汽更为敏感,需要胶膜有更强的防水性;同时EVA材质在光热、湿热等环境中可能会分解产生酸,进而与玻璃片发生反应后腐蚀电池栅线,导致组件性能衰减。主要的N型组件公司都较早探索或导入POE胶膜作为封装材料。
POE前景规模
据CPIA预计,POE胶膜及兼具EVA良好的加工性能与POE良好的抗PID性能的共挤型EPE胶膜在胶膜中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23%提高到2025年的31%。据此测算2025年光伏领域国内POE颗粒的需求将达到29万吨。POE产品具备优秀的特性,使其在N型电池、异质结电池时具备了其他封装材料不具备的天生优势,是目前双面组件及N型电池、异质结电池的主要封装胶膜。
2022年是N型电池是量产第一年,2023年之后N型电池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带来光伏板块中最强α机会。未来五年光伏装机有望持续高增长,同时2022年N型TOPcon电池已经陆续投入量产。在N型化发展的过程中,POE类胶膜渗透率提升是必然的趋势,尤其考虑到未来五年是N型化快速提升的阶段,对于POE粒子的需求也将呈现大幅增长,预期到2025年,光伏用POE粒子需求达到6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48%。
POE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POE光伏胶膜的产业链上游为海外的陶氏化学、LG化学、三井化学等几家顶级化工企业,他们分别生产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POE颗粒,中游是国内的海优、明冠、福斯特这类的胶膜制造商,下游为光伏组件企业,也有部分组件企业布局了胶膜生产,直接从向上游采购POE光伏颗粒料。
当前POE光伏胶膜的原材料POE颗粒完全被海外垄断,国产率几乎为零,POE颗粒不能国产的核心原因是国内不掌握高碳α烯烃的制备工艺,高性能烯烃需要耐高温、高活性、高共聚力的茂金属催化剂。国内在茂金属催化剂领域存在严重短板,国内对POE技术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改性和应用。最近几年,国内也有部分化工企业开始尝试制备POE颗粒,但进度普遍缓慢,量产商用短时间恐怕看不到。
未来1-2年,POE胶膜上游材料的粒子供应可能仍比较紧张,目前的投资机会只有POE胶膜环节,供应链保障度高、扩产领先的胶膜企业,份额及盈利都有望受益。市场一定是更倾向于能提供低成本POE胶膜的企业,市场在POE降本前不会特别大。
POE胶膜目前的市场定位是采用了TOPCON、HJT等新型电池片技术的双面玻璃组件,采用POE胶膜封装双玻组件可以节省掉封边成本。目前POE胶膜相关产业投资机会不明显,未来的机会集中于POE颗粒和茂金属催化剂国产化进程以及POE胶膜降本。国产化实现的话,POE胶膜应该也能做到大幅度降低成本,会有可能替代EVA胶膜的市场。国产化短时间内肯定做不到,POE胶膜一系列的投资机会受国产化和胶膜成本的影响很大,可以关注产业内国产化和降本的情况。
(责任编辑: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