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后,天合光能带着光伏板块一起崩了。
5月27日星期六,天合光能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披露称,公司股东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兴银资本)和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兴璟投资)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前者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5.23%的股票,约1.14亿股,后者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0.42%的股票,即921.13万股。
按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估算,两大股东预计套现近5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公司都属于华福系,公开资料显示,兴银资本为华福证券100%全资控股子公司,是华福证券的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人,而兴璟投资则是兴银资本控股子公司,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
减持的消息传出后,股吧一片哀嚎声。果不其然,天合光能股价在5月29日(星期一)放量暴跌16.34%,收报40.3元/股,当日市值蒸发逾170亿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华福系资金第一次减持天合光能。2022年11月1日,天合光能披露了减持结果公告,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其股份5646.82万股,占公司彼时总股本的2.61%,减持价格区间为54.90元/股-76.85元/股,套现总金额达34.13亿元。
大股东两次减持套现80亿元,却苦了天合光能的其他投资者。年初至今(5月31日),天合光能累计跌幅超过38%。此次大股东减持后,多位第一季度加仓该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和散户一起被套牢。
来源:雪球
受到天合光能波及,隆基绿能、东方日升、通威股份等一众光伏概念股集体下跌。更严重的是,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的连续减持行为,加剧了市场对光伏板块前景的担忧。
也许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遭遇减持后,天合光能公告称,公司拟以不超过人民币 65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含)的已发行 A 股股份,回购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并在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三年内予以转让。
天合光能积极回购,能否提振投资者信心?这家光伏组件龙头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
向上的业绩与减持的大股东:利好出尽?
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作为华福证券的子公司,曾在2017年天合光能的私有化和重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彼时,从美股市场退出的天合光能一直在谋求A股上市,重新获得融资渠道以发展业务。
为此,天合光能的前身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引入了盘基投资、兴银资本、兴璟投资等一众投资方。其中,兴银资本出资额为2.87亿美元,兴璟投资出资额为1.56亿美元,二者持股合计比例一度高达35%,还要超过身为公司实控人的高纪凡先生(20%)。(上市前转让了一部分股权,受让者包括高纪凡家族所持公司。)
2020年6月,天合光能如愿登陆科创板。在随后的三年里,该公司一方面受益于光伏产业的高成长,另一方面凭借自身先进产能规模化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实现了连年业绩高增长。
根据最新年报,2022年,天合光能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营业收入850.52亿元,同比增长91.21%;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03.97%;扣非净利润34.65亿元,同比增长123.89%。
来源:天合光能官方
绝对核心业务光伏组件2022年出货量为43.09GW,出货量和销售收入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来源:天合光能官方
如此亮眼的业务离不开国家“双碳”目标、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扩大、光伏系统业务的增长等多重因素支撑。
然而,正是在众多利好之下,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两大股东却连续减持天合光能,致天合光能股价低于其合理估值水平。
这是利好出尽的节奏?
在松果财经看来,华福系减持天合光能的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该股短期内可能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和波动风险;二是A股解禁潮到来,市场环境同样不利于股价。根据上证报的统计,按照最新市值计算,6月A股解禁市值将高达7000多亿元,为近两年解禁市值最大月份。
这两大利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大股东密集且大规模地减持动作。那么,股价暴跌的天合光能,这会儿是否又“利空出尽”了呢?
三大挑战下,前路未知
“中国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和国际环境三大挑战。”
在近日的第十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SNEC)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产能过剩的隐忧。
近两年,在“双碳”政策的刺激下,越来越多企业向“光”而行。今年SNEC光伏展,就有3100多家企业出席。
然而,在去年底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就指出,光伏产业链扩产项目能否最终落实,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对于跨界企业入局制造端,挑战主要来自可能出现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对此,高纪凡也指出,预计我国光伏、风电累计装机量将快速提升。2025年电网将迎来解决系统平衡和稳定的极大挑战,需要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快速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否则光伏将陷入持续发展的困境。
其次,是技术迭代带来的行业出清。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光伏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比如,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陈奕峰博士引用PVinfolink数据称,预计今年国内N型技术的投资、产能将首次达50%以上,N型新增产能将首次超过P型。
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是一条万亿赛道。根据SNEC光伏展会上天合光能透露的数据,2022年全年光伏主产业的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若加上辅助材料和装备,总产值超过2.2万亿元;截至2022年末,138家光伏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高达3.8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赛道,在技术迭代之中,必然出现一批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这也可能对光伏板块的整体估值造成影响。
最后,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市场的需求波动。
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可能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海外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光伏产品以硅料为基础原材料,近年硅料价格的走势向上,可能给光伏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不过,天合光能做好了应对成本问题的准备。陈奕峰博士表示,天合光能对此已有相应的策略,包括跟合作伙伴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等,且在推进电池薄片化,比如P型可达145微米,N型达130微米甚至更低,以此来抵抗硅料价格对成本的影响。
但是,下游市场的价格还是有可能影响光伏企业业绩。随着各国推进光伏平价上网,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是必然趋势。就目前来看,各环节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仍有下降的空间,这或许会导致天合光能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波动。
总之,尽管天合光能整体业绩增长态势依旧,但未来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尤其是经历了大股东两次大减持之后,投资者信心遭遇打击,其股价何时能扭转颓势,还有待观察。
来源:松果财经
原文标题 : A股解禁潮前遭遇大股东百亿抛盘,天合光能利好出尽?